在空白处回应文本的召唤

阅读论文
首页 > 教师 > 教学一线/2006-02-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所谓空白,就是文本中作者没有写出来或是没有明确写出来的、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性的意蕴空间。每一个文本,都包含无数的未定之处——空白,无论有多少细节的详尽陈述,也消弥不了其中的未定点。在接受美学持有者的眼里,文本作为“图式化”的空框结构,具有某种召唤性。那些藏匿在文本中的许许多多的“空白”,等待着读者去发现,去填补和阐释。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空白”进行个性填补,激活他们的思维,调动他们的想象,建立起文本和读者沟通的桥梁,能使学生对文本产生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

  小学语文教材中到底有哪些“空白”,教师如何利用这些“空白”呢?

  1. 在情节“空白”处推想
  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展示人物性格特征,表现人物之间矛盾冲突的发展演变过程。有时候,作者由于构思炼意,布局谋篇的需要,常常在叙述事情发展过程时,省略一些情节。对于文本中前后跨度大、跳跃性强的情节空白,教师应在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生活积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补白,充实情节内容,丰满人的形象。
  如《诚实的孩子》中有这样一段话:“妈妈叫他给姑妈写信,承认自己说了谎。过了几天,迪递员送来姑妈的回信。姑妈在信中说,你做错了事,能自己认错,是个诚实的孩子。”这里就隐含了一个情节空白:列宁给姑妈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怎样?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课文内容来进行想象。此处空白,由于学生在这方面的体验较多,思维的火花会一下子点燃。经过合理的填充,学生会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同时收到自然而然的思想教育

  2. 在意义隐含的“空白”处揣摩
  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而语感力的发展则直接表现为主体对言语隐含意义的感知的深度和广度的发展。所谓隐含意义,就是指隐藏在“言”内的言外之意。我国古代诗人写作时很讲究含蓄和意境的创设,有所谓“弦外之音,言外之意,韵外之致”之说。这种“贵在言外,使之思而得之”的表达效果,其实就是文本的意义空白。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在伯父和“我”谈起《水浒传》时,“我”张冠李戴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的话,“我”又羞又愧,又悔恨,比挨打还难受。这是为什么?因为这里存在一个意义隐含的空白点。伯父的话表面上是在夸自己的记性号,实际上是在委婉批评“我”读书不认真。揣摩到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才能体会到鲁迅对下一代的教育和体贴。因此,在教学时,抓住有内涵的词句,仔细揣摩,就能避免仅限于表面的肤浅理解。

  3. 在侧面描写的“空白”处创造
  侧面描写就是不直接去写要写的人或物,而是通过其他的人或物来间接表现所写的人和物。所以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艺概》的作者刘熙载说:“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知睹影知竿乃妙。”我国古人又把这种方法称为“反面敷粉”。
  以旁面写正面,即通过对周围人物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在《秋天的怀念》中,课文末尾有这样一段描写:“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这段描写简笔勾勒了菊花的色彩,造成了艺术空白,给读者留下揣摩回味的余地。特级教师窦桂梅在上这段时,引导学生对“简笔画”进行画面后的探索,让学生从菊花想到生活。有的学生说,黄色的花淡雅,就是母亲希望儿子能平平淡淡地活着;有的说,白色的花暗示要活得有尊严,要高贵不卑贱;紫色的花意味着要对生活充满激情,永远不在挫折面前爬不起来……学生通过对侧面景物的意象把握,创造了景物的语言,使作品中“好好活着”的意蕴具体化,更为生动丰满,从而对本文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4. 在符号“空白”处品味
  标点符号的作用是表示语音停顿或表语气语调等。这些语气、语调传达出了文本的感情内涵。语文教学如果能够抓住这些富有情感的符号空白,引导学生体验和填补,在符号、学生、情感之间建立一种心理联结以后,就会激发他们产生共鸣。
  《荔枝》中有这样一段话:母亲一见荔枝,脸立刻沉了下来:“你财主了怎么着?这么贵的东西,你……”母亲见到儿子买回那么贵的荔枝,批评儿子,但作者使用了省略号替代母亲没有说完的话。细细探究,方理解此处省略号为我们设置了一处“符号空白”,其中蕴涵无穷意味。细读前文,我们不难看出母亲是一个非常节俭的人,她买的沙果每个带着疤,有的还烂了皮,每斤只有5分或1角。而儿子买的荔枝却几元钱一斤。母亲自然会觉得儿子浪费,但同时,当她面对儿子的一片孝心,她又怎能不感动!“此时无声胜有声”,正是这个省略号所产生的巨大感染力。

  5. 在心理活动“空白”处猜想
  《她是我的朋友》中的有这么一段话:“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作者通过小男孩的动作描写表现了小男孩复杂的内心活动,但同时就使人物的心理活动出现了空白。有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引导学生想象补白:沉默时,小男孩想();忽然又放下去,小男孩想();然后又举起来,小男孩想()。这样,通过想象,学生们揣摩出了人物的心理,情感也随着人物的心理变化而变化。

  在小语课文中,这样的“空白”还有很多。如:《你一定会听见的》中,我们还能听到哪些声音?还可以做哪些声音的游戏?《我想》中,我还想干什么?飞到遥远地方去的时候,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些什么?《少年闰土》中,“我”和闰土是怎样话别的?《十里长街送总理》中,等待灵车的人们心里都在想些什么?……

  正如西方著名的神学解释学家H?奥特说,在诗歌和艺术中,存在着一种“创造性的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空白进行创造性的理解和填补,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就是在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心灵碰撞中,唤醒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带领着他们用一次次的独特体验来充实语言。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