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优化教

多媒体论文
首页 > 教师 > 教学一线/2011-10-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阅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把现代教育技术科学合理地运用于阅读教学中。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文、图、声并茂的特点,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课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激发学生自主探知的主动性。
  由于传统教学腾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很少,阅读容量少,即使是很形象化的语言描绘,始终不是形象本身。而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不受时光限制、形象地传输保存和再现知识原型,将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包罗外象的事物、如诗如画的盛景等,有选择的再现于课堂。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紧扣课本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们探知的主动性。如在《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中,借助多媒体理解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在只读精读的基础上,分别运用动画效果,显示“迎,追,游”三个教学重点的动感画面,让学生形象感知其演变的全过程。这样不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立即课文,还将学生从被动地接受信息的地位,转变到积极主动进行信息加工的认知主体位置上来。
  二、巧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新奇、多变的事物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度。采用了新颖的方法,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兴趣。”而多媒体手段应用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海底世界》这篇课文时,我先播放海底世界的录象片。动听的音乐、优美的画面,不仅让学生了解欣赏了海底美丽、神奇的景象,而且让学生得到了美的陶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看完了录像片后,学生学习兴趣都被调动起来了,个个兴致勃勃,热情高涨。
  三、引导学生进入情景,感悟体验。
  现行小学语文阅读教材,其内容真可谓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有。课文中的许多事物对小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这时候若光靠教师讲解,学生是不易理解的。借助多媒体课件就可以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景,化难为易。例如教学《北京》,要求学生说清楚天安门广场上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建筑物,这对于大多数从未去过北京、方位概念又模糊的小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时,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天安门广场四周的景物,学生有了真切感受,就能容易地完成学习任务。
  创设教学情景绝对是多媒体的拿手好戏。运用它辅助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力,激活学生与学习对象相关拥有认识,帮助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如最近我听了一堂《火烧云》的课,上课教师根据学生一般都没有仔细观察过没有真正见过火烧云这一实际,课上注重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精心创设教学情景。先通过动画演示课文中描写的几种不同形、色的火烧云,用逼真的画面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美丽和作者观察的仔细、描绘的细腻。后来又出示大量的火烧云图片,让学生欣赏、观察,模仿课文说话。这堂课,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学习效果是传统的阅读课所望尘莫及的。
  四、巧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观察能力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观察训练,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素质,使其观察能力得到提高。如《日月潭》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在教学时,我先用录象放日月潭的资料片,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提出观察的重点让学生边思考边观察:一是日月潭的位置;日月潭名字的来历及清晨和下午,日月潭的风光怎么样?观察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分别进行描述。描述后,再指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描述的,体会作者对事物观察的准确、描述的恰当、传神。最后指导学生分别谈谈自己的观察后的感受。通过教学活动,训练了学生观察能力,使学生的观察素质得以提高。
  五、帮助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
  计算机多媒体能为阅读教学提供详实的背景资料,将某一阅读对象还原到当时具体的自然社会情景中,帮助学生较为深入而准确地理解阅读对象。如《三味书屋》,那是一篇远离学生生活的课文,学生要真切理解课文内容会有一定困难。教师事先搜集有关鲁迅先生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建立一个资料库,上课时让学生根据阅读需要提取相关的资料,这样就能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又如学习《海底世界》,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提供海底的真实资料,既能帮助学生深切理解课文描述的内容,又能丰富小学生关于海洋的知识。这些多媒体制作的阅读资料,既配有声情并茂的朗读,又有生动有趣的动画演示,能极大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开阔他们的视野。
  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要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为出发点,结合学生实际,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做到既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能力,发展思维,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