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说明文教学漫谈

综合论文
首页 > 教师 > 教学一线/2006-03-0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一
  说明文一般分为说明事理和说明事物两大类。无论是说明事理还是说明事物,只要是以介绍科学知识为主,就可以称为科学说明文。这类科普说明文,形式简短,知识性、科学性、普及性强;通常以读者的认识、思维逻辑顺序来安排层次;运用平实的表现手法;语言的运用强调科学、准确、鲜明。
  翻阅中高年级的小学语文课本无论是哪种版本,我们都能看到这类文体的踪影。《太阳》、《鲸》、《我爱绿叶》、《冬眠》、《航天飞机》、《大自然的语言》……诸如此类的文章,我们大概可以列出一长串来。这些文章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了解说明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等功能。《中小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教学目标中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可见,说明性文章的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是有着比较重要的位置,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探讨。

  二
  科普说明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现状如何呢?笔者于上学期专门就这个问题访谈了一些老师和学生。统计表明,只有19.1%的教师喜欢教科普说明文;18.2%的学生喜欢学科普说明文。相对于有故事情节的记叙性文章喜欢程度的62%和70%。这个比例显然是太低了。是什么原因使得科普文章如此被学生和教师冷落呢?笔者有意识地听取了学校老师所上的几节科普说明文,发现了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也许我们能从中窥得一豹。先来看看一位教师执教《意想不到的灾害》(第二课时)的大致流程:
  1、复习引入。
  (1)本单元的课文都是什么文章?学习此类文章必须把握什么?(出示单元学习提示)
  (2)《意想不到的灾害》这篇课文的写作目的是要告诉我们什么?(板书:维持生态环境是多么重要)
  (3)为了说明这个结论,课文主要采用了说明写法?(板书:举例子)
  (4)我们已经明白了这些例子,这节课我们按照学习科普说明文的方法继续学习课文。
  2、扶学第一段。
  (1)自由读,划出你认为说明十分准确的句子,点出重点词,说说为什么你觉得说明非常准确?再读体会。(板书:读、找、品、读)
  (2)四人组交流,穿插板书:举数字
  (3)全班交流,朗读指导:因为这些词语说明得非常准确生动,所以朗读时要把这些词语处理得相对突出一些。
  自由准备,知名读,集体读。
  (4)、还有说明的非常准确生动的词句吗?试着分析
  3、放学第二段。(读、找、品、读)
  四人组学习,讨论,汇报,师点拨,朗读(请汇报的同学试读,同学评议)
  还有其他词句吗?继续分析、点拨。
  引入:看了这么多人类的朋友因数量太多反而成为灾害的例子,我们不禁产生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引入第三段。
  4、学习第三段。
  (1)用学习科普说明文的方法自学此段。
  (2)交流知识点及遣词造句的准确性。
  穿插板书:不论……都……、制约因素、基本上、一旦……就……
  在“制约因素”这里穿插进行“如果……如果(反之)……”的句式训练。
  介绍正反说理的方法,朗读体会。
  说说自己所知道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所引起的灾害。
  (3)看板书小结。
  (4)引入阅读:我们已经积累了一点阅读科普说明文的经验,现在让我们检验一下自己的阅读水平,好吗?
  5、阅读指定的科普说明文。
  (1)自由组合,一起学习、讨论。
  (2)交流,点拨。
  乍一看,这似乎是一节很不错的课:教师根据课文特点设计了由扶到放的学习程序,也重视了语言文字的精心推敲。而从教学实效上考察,这节课恰恰上得非常枯燥乏味。整节课都是教师在一厢情愿地大谈说明方法,学生学得没精打采,了无生趣。
  这样的教学,在当前的科普说明文教学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反映了科普说明文教学中存在的以下共性问题。
  第一,形式主义大行其道。笔者曾经专门翻阅了许多科普文章的教学设计,发现了对这类文章的教学,老师们一般都按照“一、了解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科学知识;二、研究作者是怎样把科学知识介绍得生动准确”这样的思路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板块大致可划分为“通读课文——了解知识——研究写法——联系生活”这四块。这样的教学本身无可非议,但久之则成固定模式;一旦成了模式,那么则必然导致教师教得没激情,学生学得无兴趣。学生对课文或教师的教学不感兴趣,这是语文老师的最大悲哀。
  其次,理性主义泛滥成灾。小学生不太喜欢学习科学说明文,不可否认与文本本身缺乏魅力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更主要的,我以为是理性主义支撑下的分析泛滥导致的。而分析泛滥的根源在于,老师总习惯地以为,教一篇说明文,就得讲说明的方法,否则就没有紧扣文本的特点,就没有完成教学目标。这样一来,本来并没有故事情节的说明文,被老师肢解得只剩下知识的条条杠杠;本来叙述简洁没有多少感染力的语言,被老师分析得只剩下概念化的“写得生动而准确”。一句话,课堂缺乏了生趣:这样的课堂,科学没有了生命,文字缺失了魅力,情感游离了文本……这样的教学,知识是落实了,方法是渗透了。但是,一旦学生厌倦了,老师讲再多的说明方法,又有何用呢?这样理性至上思想支撑下的科普说明文的教学,其结果是人为地使科学与人文绝缘。
  第三,买椟还珠屡见不鲜。长期以来,许多教师一直奉行的观点是:说明文的目的是给人以知识,在教学中就应当以此为主要学习目标。因此,他们处理科普说明文,在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传达的主要内容时,会千方百计地拓展关于该领域的知识:讲《冬眠》,教师搜集大量动物冬眠的知识给学生阅读;讲《太阳》,从黑子讲到到日食,从夸父逐日讲到后羿射日;讲《台湾蝴蝶》,教室成了蝴蝶标本展览室……这样大雨倾盆式的课外的知识轰炸,其结果,只能是把语文课上成常识课。在这样的课堂上,知识,似乎成了科普说明文教学最核心的东西,而承载知识的语言与表达方式,则似乎成了附庸之物。这恰恰是买椟还珠,舍本逐末做法。

  三
  当前,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是:如何站在学生怎么学习科普说明文的角度度,重新审视科普说明文教学,并尝试闯出科普说明文的教学新秩序。这里有两个最关键的问题尤其需要我们深长思之:科普说明文该学什么?该怎么学?这两个问题搞清楚了,那么科普说明文教学就能走出误区,走向康庄大道。
  先来谈谈学什么的问题。科普说明文的确是以介绍科学知识和说明方法为主的,老师引导通过阅读,把握文本所承载的科学知识,当然是科普文章教学的一大任务,但绝不是唯一的任务。《中小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教学目标中明文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因此,抓住知识要点,只是科普说明文学习其中一小部分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知识背后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作者思考问题、关注问题、细心观察的科学态度以及知识所折射出来的人文情怀与科学的光辉。这些都应成为科普说明文的学习内容。
  例如在教学《月球的自述》一文,笔者不是仅仅将教学目标定位于了解月球的知识,而是把侧重点放在这些知识是如何介绍的。有了这样的定位,才有了被我们的校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说的最富有创意的教学点子:
  (一)为《月球科普宣传片》(2)配音。
  1.默读4、5自然段,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关于月球的科学知识。
  2.学生自由汇报4、5两段所介绍的科学知识(学生上台板书知识要点)。
  3.师生根据板书引读,按顺序梳理知识点。
  4.这些知识都是关于月球的,作者没有把它们写成一段,而是分两段来写,这是为什么呢?
  5.小结:把同一方面的内容放在一起,知识介绍得更加有条理。
  6.练习读好解说词。在你的心目中,月亮是慈爱老爷爷老奶奶呢,还是充满活力的青年,还是天真活泼的小孩子?请同学把月亮想象成具体的一个人,用他(她)的口吻练读来解说词。
  7.为〈月球科普知识宣传片〉下集《与月球零距离》配音。(播放《月光》并呈现相应的画面。)
  科普说明文教学,只有解决了学什么的问题,才有可能打开崭新的局面。否则,永远在“涛声依旧”地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再来谈谈怎么学的问题。其要旨有四。
  第一,情趣交融。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总结自己的教学思想的时候,把自己教学成功的首要原因,归结为“有情有趣”。他说:“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确实太少,其中尤其缺的是情趣。我说的情是什么?是情感,或者说感情。它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对学生有情,二是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反观我们的科普说明文教学,有多少老师千方百计地着力于让学生带着浓烈的感情在学呢?也许老师们会振振有词地反驳,说明文的文体简洁通俗的特点决定了课堂的情感投入度,课堂应该以严谨为主,其潜台词就是这样的课只能上得了无涟漪的。事实上,一篇文章,从作者的笔下诞生始,她就是作者的代言人。哪怕叙述再客观冷静,文字再严谨科学,也不可能不包含着作者的情感。因此,语文老师当着力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带领学生与文本对话,去经历情感和智慧的旅行。蒋军晶老师在教学〈麋鹿〉一文的时候,以这样一段话,引领学生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是啊,同学们,这是一篇说明文,读这样的说明文,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知道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但是,我们仅仅知道这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读出隐藏在这些知识背后的情感。所以,蒋老师建议你们再用心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读着读着,我是否高兴了?悲伤了?痛苦了?忧虑了?愤恨了?同情了?生气了?感动了?惊讶了?……”这个片段,正如沈兴华老师点评的那样:这里老师实际是含蓄地告诉学生:读书,需要有与作者心灵对话的意识。如果我们真正尊重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那么必须重视学生情感的投入。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充分调动情感因子,推动学生穿透内容,触及精神。通过不断的阅读,读出言表之意,探出言里之意,更要悟出言外之意。忽视、离开学生情感的阅读是不完整的阅读,同样也是危险的阅读,因为如果这样无疑将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活动等同于机械训练。机械训练的结果就是造就叶老所说的“人形鹦鹉”、“活书橱”。从学生丰富多彩的回答中,我们隐约可以看到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完全有自己关注的兴奋点,而且这种兴奋感的表达建立在对文本的阅读基础之上。由此案例我们不难发现,科普说明文,完全可以上得情意深深。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