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年级语文“识字”课文中 图画与识字的关系

识字论文
首页 > 教师 > 教学一线/2005-09-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二册共安排了“识字”课文8篇,主要形式是“词串”,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将一组词语组成韵文,并配以相应的彩图,在学习时,学生图文对照,反复诵读,不仅识了字,理解了词语,而且认识了事物,受到了美的熏陶。但如何处理看图与识字间的关系,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下面就两个课堂实例来看此类课文中图画的运用时机所带来的不同的教学效果。

  实例1
  师:(在导入时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请你们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
  生:图上画的是夏天。
  师:夏天天气怎样呀?
  生:有台风、雷雨。
  师:出示课文归类的词串:夏天、台风、雷雨。
  生:按顺序读这些词(学生凭感觉跟读,有的还指着读)
  师:夏天还有哪些水果?小动物?花呀?
  生:(一一说出书上的词语,有的是预习书后的背书)
  师:出示识字5中的词串:桃子、梅子、西瓜……
  生:学生按顺序机械地读着词语。
  师:出示生字卡片,教学生字。
  生:跟读,识记生字。(但学生兴趣明显的不高,只是机械地记着。)

  实例2
  师:(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刮台风,下雷雨的景象吗?想看看吗?
  生:(兴致勃勃地,大声地)想!
  师:(播放“台风”的录象资料)那你们能说说“台风、雷雨”和“春风、春雨”有什么不同?什么季节会有这样的景象?
  生:(学生很有兴趣地说着)台风刮起来很大,人在路上站不直,而春风轻轻地吹着……
  师:(出示第一组词串)那你们能读出“台风、雷雨”大的感觉吗?
  生:(很认真地、有感情地读起来。)
  师:(出示挂图)夏天还有许多好吃的水果呢!请小朋友说说,图上画了哪些人?在干什么?你还看见了什么?
  生1:(认真地观察图画,由人物想象发生的事情)有一天,妈妈对小红说:“我们去外婆家玩,好吗?”小红说:“好呀!”外婆见小红来了,非常高兴,连忙拿出好吃的水果来……
  生2:妈妈带着小芳到邻居王奶奶家去玩,奶奶很好客,……
  生3:奶奶家的屋檐下有两个笼子,笼子里的蝈蝈在欢快地叫着……
  ……
  师:出示课文中相应的词串,谁来读一读这些词语?
  生:(很认真地拼读)
  师:(又让学生去拼音读,打乱顺序读,并让学生归类摆放,说说理由。)
  ……

  评析:
  这两个课堂实例中教师都借助了课文的插图来帮助教学。实例1在导入时就出示了图画,指导学生观察,了解“识字5”的内容,从表面上看,借助图画导入很恰当,但是否真正达到了教学的目标?教学中是单让学生了解图画的内容,还是识好字,读好书,写好字,说好话?答案肯定是后者。实例1中的图画,仅仅是为了导入,对学生学习文字没有起到一定的帮助。再看实例2,教师在导入时没有直接出示图画,而是通过“录象”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出示课文插图,并创设一种宽松自由的氛围,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边看边自由展开想象,由人物想象发生的事情,想象人物所处的环境,再用自己的话把画面内容说出来,借此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对于人物和事情,老师不局限于“妈妈带我到乡下奶奶家”这一种想象,也可设想为“一家人吃瓜果消暑”、“邻居老奶奶来我家串门”等。关于环境,可引导学生由近及远观察叙述,也可反之。一句话,要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并把重点放在通过观察图画引导到识字识词上来。
  有位教育家说过:“低年级的课文只是为了识字创造更广阔的语言环境。”实例2的教学,教师正确处理好了看图与识字词间的关系,更好地发挥了图画的教学功能。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