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教学的一点思考

诗词论文
首页 > 教师 > 教学一线/2005-1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古诗教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会背、会写几首古诗吗?仅仅是在考试的时候会解释几个重点字的意思,能够完完整整的把一首古诗的意思背默写来吗?其实,答案是很明确的,不是!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流传下来的能够选入小学课本里的古诗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可谓字字珠玑。它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它是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的一个切入点。理想的古诗教学,不应该是学生学习此首古诗的终点,而应该是学生阅读大量古诗进而接触、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起点。关注当今的古诗教学,这些我们做到了吗?我认为,要想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关注学生的古诗学习:

  一、教给方法、自解诗意
  传统的古诗教学,通常是老师讲古诗肢解成一个又一个的关键字,然后详细讲解,分析字意,进而连字成词,连词成句,最终有老师讲诗意全盘说出,学生原原本本得抄写下来。课下背熟,第二天默写。全对了,就算过关,不对还要重新默写。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完全游离于整个学习探索过程之外。扮演着一个容器的角色,等待着老师往里面填东西。谈到这种模式的不足,老师们振振有词,古诗,如此之深奥。如果不精讲的话,学生怎么可能掌握?熟不如,如此的精讲,带来的只能使学生对古诗学习的畏难情绪,只能是迫于老师压力的一遍又一遍痛苦的死记硬背。现在各种资料充斥着学生的生活,我们要相信,学生完全有能力利用自己手头的资料,利用自己已有的查字典解释字词的能力理解古诗。我的《三衢道中》一诗的教学充分证明了学生的这种能力。
  《三衢道中》是人教版第六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积累运用中读读背背的内容,本来只是读一读、背一背,大致了解意思,达到积累语言、积累语感的目的也就行了。可是,由于在上册教材中要求要学会用注释和字典自己学习古诗,所以,在这一首古诗的教学中,我就想让学生巩固一下。因此,将这首古诗的教学目标调整为:学生能够运用注释、字典自己理解古诗意思并能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我把这首古诗写在了黑板上,并把个别特别难理解的字(古今意义不附)的意思写在了黑板上。一上课,我就把这首古诗抛了出来。范读了之后,告诉他们,黑板上的意思,刚才范读时候的读音,是我在课前研究的结果。至于这首诗的意思,我也不知道。需要他们研究之后,告诉我。这时,马上就有一个学生叫道:“怎么研究?”不等我答话,就有另外一个学生答到:“这不有字典吗?一个字一个字的查呗!”我笑着说:“对!字典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有什么问题,就去请教她吧!”
  我给了他们15分钟的时间,前十分钟,自己思考,可以找同桌帮忙。目的是让他们能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思考过程。为后五分钟的小组交流、共解疑难做准备。研究开始了,他们一个个就像古文字学家一样,搬着工具书,一脸的神圣,一个字一个字的查着。时不时的还会露出胜利的微笑。有的学生有实在弄不懂得问题,但是有急切的想要解决,终于举起了小手,请我帮忙。我也没有直截了当得告诉他们答案,上去第一句话就是:“我也不是很清楚,咱们一起来看一看。”然后就同他们一起,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每当解决了一个问题,读通了一个诗句之后,学生的那种兴奋是不能用言语来表达的。甚至有的学生会突然高兴的蹦了起来。
  15分钟之后,由两个小组的同学顺利的完成了任务、有三个小组将古诗的意思完整的翻译了出来,有一个小组由于在讨论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没有完成任务。在对各小组的讨论情况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后,开始了古诗的的交流。第四小组的代表首先发言,他就像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的专家一样,信心十足的说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古诗的诗意。他一讲完,马上就有其他小组提出了反对意见,并且说除了自己的理解。在经过了一阵激烈的讨论后,终于达成了共识。学生们翻译过来的古诗虽然没有教参上的诗意那么文采飞扬,但是毕竟是他们自己的研究成果,令他们很兴奋,他们一定会深深的记住它的。理解了诗意,体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就很容易了,听着学生那轻松、愉快的朗诵的声音,我心里真高兴。
  学生读完古诗后,信心十足。我趁机布置了第17课《古诗三首》的预习作业,要他们课下自己研究研究这三首古诗,看能不能征服它们。学生的“能”字喊得振聋发奎。
  在这首古诗的教学中,我给了学生充分的空间,给了他们自主探究的机会。探究前,在不经意间给了学生自己理解古诗的方法的指导;在探究中,我以一个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了学生的探究活动之后;探究取得成果后,我大力表扬,使学生体验到了“征服”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快乐。由此激起了他们下一轮“征服”的勇气,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经过多次这样的训练,是学生树立自解古诗的信心,形成自解古诗的能力,培养自解古诗的兴趣,为学生终身爱古诗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品字析词、自悟感情
  “一字值千金”,用这句话来形容古诗中得精妙之字绝不为过。这就是中国语言、中国文化的精深之所在。要想使古诗教学成为学生接触、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起点,就要让学生体会到这种精深。于是,在我的古诗课堂教学中,最后总会有这样一个环节:请你闭上眼睛,感情朗诵或者听别人朗诵这首古诗,细细品味,你觉得这首古诗那个字用的最好,好在哪儿?
  以下是我在教学《舟夜书所见》一诗是学生对此问题的回答。
  生1:我觉得“簇”字用得好,“簇”不同于“吹”,它给人的感觉是小风吹起了小浪。而“吹”就会让人觉得风吹起来的浪花非常大。
  生2;我觉得“散”字特别好,一个字,“一点萤”变为“满河星”的动态描写了出来。而且“散”和“满”形成相互照应。
  生3:我觉得“见”字用得好。它将“月黑”的情况下,“渔灯”若隐若现的感觉写了出来。
  生4:我觉得“孤”字用得好。一个“孤”字,营造了一个平静的氛围,并且“孤”和“一点”相照应。
  生5:我觉得“萤”字用得好。它将若隐若现的孤光,比成了萤火虫,多形象呀!
  ……
  学生在品读中,不断感叹作者潜词造句的精妙,不断感叹作者描述景色之美,不断感叹中国古诗艺术的博大精深。《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提出“品读”这一概念,其实,古诗作为中华文化的精华是最好的品读素材。
  相信你的学生,送给他们一根魔棒,让他们自己去敲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门,让他们尽情得在传统文化的浸染下成长吧!
                                             2003年4月13日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