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选择性学习:新课程的一大特色

课改论文
首页 > 教师 > 教学一线/2006-03-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摘要] 在新的课程背景下,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是选择性学习的具体表现,是促进自己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新课程的一大特色。教师要营造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改变教学方式,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为学生的选择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1]这充分说明在知识更新不断加快之时,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自主选择,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有效地进行选择性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本文就选择性的含义和特点、选择性学习的表现以及教师如何恰当地加以引导,促进学习的发展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各位同行。

  一、选择性的特点
  选择性是表示个体或群体能否自由表达自己的意愿、主张和思想,能否决定自己行为方式的权利和能力。具有选择性是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标志。在遵守国际法和国家法律的前提下,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一个单位、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主决定自己的行为,乃至命运的机会和能力,其结果将是非常糟糕的。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运动中,提倡选择性学习构成了日本新学习指导纲要的一大特色。学习指导纲要指出:“数学课程要安排多种可供学生选择的数学活动。探究数学的某个内容或专题,有关数学的实际活动,应用数学的活动,数学史的有关专题等,都可以是选择学习的课题。学习的程度也应有一定的弹性,学生在选择学习中可以有不同的程度,如补习、补充、发展、深化,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部有收益,也使数学课程具有弹性。”[2]在我国深入开展课程改革、教学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的今天,研究选择性学习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提倡选择性学习,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选择性学习是指学生根据自己对生活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恰当地选择课程、选择教师、选择教学方式,从而使自己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选择性学习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主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作出各种各样选择的主体。学生作出选择的自由性意味着他享有作出决定的自由度。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是课程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没有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的权利。学生只是知识的容器,只能做“听话的孩子”,在这种教学方式下,他们不会去探究、不会选择、更不会去创造:课程教学变成教师的“一言堂”,课堂教学完全失去了生命活力。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育专家、学科专家已经注意了这个重要的问题,就拿教育部最近组织专家修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七科教学大纳中的语文学科来说,这次修订“更为关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加强多样性与选择性,弱化了‘课外阅读推荐书目’的规定性,仅对课外读物的选择性提出建议,增加教师和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自主性。”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学生要根据新课程的特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恰当地把握选择的“度”,学会自我调控,提高自己作出选择的水平和能力。
  2.差异性。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多种多样的,不能用同一标尺去衡量所有的人和事。但是,千篇一律的课程内容,2亿多孩子共用一套或几套教材,在我国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我们这样做的假定是:只有学生掌握同样的知识、技能、技巧,才能胜任社会赋予他们的应该承担的使命,在未来的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换句话说,在课程内容的掌握上,可以不问地域差异,不管性别不同,不涉民族径庭,不提个人先有的经验,就可以让学生掌握已规定好了的知识。其实不然,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是以其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前提的,只有充分顾及到这些经验,才能真正学有成效,学有所得。另外,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各自所具有的潜能甚殊,也需要由众多的知识来滋养、哺育,课程内容由此也需要多样化、个性化。正如同研究创造心理学的著名学者吉尔福特所讲的,创造潜能在不同学生身上体现是极为不同的,有的擅长艺术,有的擅长动手操作,有的擅长语言符号,有的擅长抽象思维——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与此相应,变千篇一律为多姿多彩,把学生的潜能更充分、更全面地展现出来。[3]经验和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每一个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注重选择的个性化,根据自己认知发展的特殊性以及不同的学习需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环境,使自己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获得充分的发展。
  3.发展性。在传统教学中,学生是“知识的容器”,他们的任务是接受知识,成为理想社会所要求的“具有理性的人”。[4]教师则为学生未来的发展设计所谓“最新最美的蓝图”,无视学生的实际需求,无视学生的变化发展,把学生看成没有选择权利的、被动的个体。在学科教学中,不去考虑社会,学生的变化,而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学和评价方式,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在学习和生活中,每一个学生所拥有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是我们无法估计的。广大教师只有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教育教学中的各种现象,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教学实际,才能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与此相适应,学生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要把选择看作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要注意选择的变化性,要经常反思自己的学习方式,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及时调控自己的学习进程,调整学习的节奏和步伐,进一步改进学习方式,有效地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二、选择性学习的具体表现
  1.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课程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课程的制定、开发是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学科专家的专利,教师和学生没有开发课程、管理课程、选择课程的权利,他们只是课程的被动接受者、适应者。对学生来说,课程是知识、是课表、是教师每天布置并被要求必须完成的作业、是每学期的考试科目。在这种课程观念和课程开发、实施的背景下,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是巩固技能的反复训练者。读死书、死读书的现象很普遍,但又没有办法得到改变。新一轮课程改革犹如一缕春风,吹散了笼罩在莘莘学子头上的寒气,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希望,带来了生机,为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纲要》明确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5]这表明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将改变过于集中的国家课程管理模式,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地方和学校将拥有一定程度的课程自主权,将与国家共同参与课程决策并承担相应的责任。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了解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设置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灵活多样和合理安排的课程。在国家课程中,又设置了必修课、选修课。因此,如何有效地管理课程,开发课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选择课程、创生课程,是目前学校教育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关系学校发展、教师水平提高、学生进步的重大问题。《学校课程管理指南》中强调:“确保学生享有必要的课程管理的权利,创造机会使学生能够在一定的范围与程度内参与课程决策与课程开发”。[6]
  2.学生可根据教师的指导水平,自主选择教师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师生关系是非常固定的,教师是学科的权威、是知识的拥有者、是学生的代言人。学生只朗绝对服从教师的指导,哪怕教师的言行是错误的。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是帮助者、合作者、指导者、促进者。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师生之间是互相合作的关系。教师可以选择学生,学生也可以选择教师。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特长,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学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教师。例如,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时,学校应该让教师充分展示自己特长,自己的才能,然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己的评判标准,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指导教师,或者是由小组成员讨沦决定适合本小组学习和研究的指导教师,这样,师生双方在课题研究中就容易沟通,便于交流与合作,从而促进师生双方的共同发展。
  3.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认知特点,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学习方式
  以往的教学评价更多关注的是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和策略来学习的现象,通过死记硬背、题海训练得到的高分,掩盖了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的问题,所以,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纲要》中指出:“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充分说明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即改变单一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逐步形成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各学科课程标准力求通过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及对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比如,生物课程组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调查、收集生物团的相关资料,模拟召开“国际生物圈”研讨会,结合本地实际讨论如何保护生物圈。数学课程通过探索平面图形的镶嵌,知道任意一个三角形、四边形或者正六边形可以镶嵌平面,并能运用几种图形进行简单的镶嵌设计。强调数学学习经历”问题情景——建立模型——求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过程。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课改,想说爱你不容易     下一篇:“重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