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奥运会没有推铅球的比赛项目。大约在公元1340年有了炮兵,当时炮弹是圆形的,重量是16磅。士兵们利用和炮弹形状、重量相同的石头,做投掷游戏和比赛。后来把石头改成了金属的,逐渐变成现在的铅球,并将这个重量折合成7.257公斤,作为男子铅球的重量,1975年又改为7.26公斤。
  推铅球在历史上曾采用过按运动员体重分级进行比赛的办法。后来实践证明,推铅球距离的远近,并不完全取决于体重,更重要的是能否掌握合理的技术和是否具有全面发展的身体。
  最初推铅球比赛是在一条线后进行,可以采用原地和助跑投掷,后来为了限制助跑距离,规定在一个方形场内进行,以后改在直径2.135米的圆圈内进行,并要求铅球落在规定的投掷区内,投掷区的角度最初是90度,经过多次改变,现在是40度。
  推铅球作为田径运动项目,是在十九世纪出现于英国。1886年记载的第一个纪录是10.62米。不久,其他国家的运动员也开始练习推铅球。公元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上,就把男子推铅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成绩是11.22米。1948年第十四届奥运会上,又把女子推铅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成绩是13.75米。
  随着田径运动的实践和体育科学的发展,推铅球的技术也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教练员、运动员围绕着从决定成绩最重要的因素--速度出发,改革技术,从古老的上步推球方法,变为侧向滑步推球,在五十年代初期又由侧向推球发展为背向推球。这种方法一出现,就被铅球运动员广泛采用,因为它使转体90度的侧向改变为180度,使铅球运动员手中的运行距离大大加长,可以产生较大的速度,并用到最后出手的动作中,因而促使运动成绩大幅度提高,进入六十年代就超过了20米大关。因此,背向投掷方法是推铅球技术的一次大变革。
  自背向滑步推球方法出现后的十多年来,许多运动员又在这种方法的基础上表现出不同的技术特点,促使最后用力前,上体更加充分地扭转和拉紧,以便推球时发挥更多肌肉群的力量,使铅球离手时获得更大的速度,这又推进了背向技术的发展。
  在背向投掷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又出现了旋转推球的方法。这种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讲,完全改变了背向滑步推球的性质,使直线运动改变为旋转和直线相结合的运动。当前对这种推球的方法还没有更多的科学依据,但是不少优秀运动员已经采用,并达到20-22米的成绩,我国优秀推铅球运动员中也有人开始采用这种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总之,推铅球技术的变革,无论从侧向到背向,或者是从背向到旋转,不外乎:第一,尽量加长铅球在手中运行的距离,使铅球获得较大的预先速度;第二,尽量加长最后用力的工作距离;第三,能使更多的肌肉群参加最后推球的工作,并为这些肌肉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六、掷铁饼
  掷铁饼的技术动作分为握法、预备姿势和预摆、旋转、最后用力和维持身体平衡四个技术环节。
  正式比赛中铁饼的重量男子为两公斤,女子为一公斤。内圈直径为2.50米,有效区角度为40度。
  掷铁饼是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在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已被列为比赛项目。当时的饼是用石头和青铜制作的,在石头台座上正面站立进行投掷。
  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器械、场地、规则等方面的改变以及科学的不断发展,投掷的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由过去的正面站立、侧向站立和换步旋转投掷等方式,发展成为背向旋转投掷的技术,现在又出现了宽站立、低姿势、背向大幅度旋转投掷的技术。
  世界上第一个男子掷铁饼的正式成绩是1896年在第一届奥运会上创造的,成绩是29.13米(铁饼重量不详)。以后,年年都有提高,现在的世界男子掷铁饼纪录已提高到74.08米。
  女子掷铁饼在1928年第九届奥运会上才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当时的成绩是39.62米。1952年有人用新的背向旋转投掷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以57.04米的成绩创造了当时的世界纪录,引起了世界各国掷铁饼运动员和教练员的重视。事物在不断发展,运动成绩在不断提高,1980年女子掷铁饼的世界纪录已提高到71.50米。  

  七、掷标枪
  掷标枪,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多轴性旋转项目。它的完整技术,是由肩上持枪经过一段预先助跑连接投掷步获得动量,通过爆发式的最后用力作用于标枪的纵轴上,将标枪经肩上投出去。  
  掷标枪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有它独特的演变过程。标枪是古代劳动人民为了求得生存,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中为获取必需的生活资料而创造的一种原始投掷工具,在当时也作为一种运动器械。到了奴隶社会,就被统治阶段用来作为训练士兵,镇压奴隶,掠夺财富和进行战争的一种武器。
  掷标枪早在古希腊奥运会上已列为比赛项目。到了1886年,在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芬兰、瑞典)的运动会上,瑞典运动员以35.81米的成绩首创男子世界纪录,到1906年被列为国际正式比赛项目。女子掷标枪到1932年第十届奥运会时才被列为国际比赛项目,当时美国运动员以43.68米的成绩取得冠军。
  随着田径运动的蓬勃发展,以及科学技术在田径运动中得到运用,掷标枪的技术也不断变革与发展,由古代发展而来的原始投掷技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得到改革而逐渐完善。
  掷标枪技术的演变是非常有趣的,在古代可以在标枪上缠绕皮带帮助用力,可以用手指顶在标枪的尾端进行投掷,还有加助跑的投远和原地投准。持枪法由过去的肩下携枪助跑,发展为现在的肩上持枪助跑。握枪法由古老的钳式握法,发展为现在的现代式握法。投掷步由过去的“单足跳”、“后交叉”发展为现在的“前交叉”。现代的投掷技术,有利于投掷步的加速,表现出良好的超越器械,加长了投掷的工作距离,并能很好地沿着标枪纵轴用力。事物在不断的发展,人们在探讨更为合理的技术过程中,尽可能在使掷标枪技术符合人体解剖结构的形式和生物力学的原理,研究更新的投掷技术。
  由于掷标枪技术的迅速发展,男子的世界纪录到八十年代已达到96.72米,女子掷标枪运动的历史虽然不长,但成绩的提高也是很快的,从第一个43.68米的世界纪录,迅速提高到69.32米。不但投掷技术不断得到改进,而且在器械上也不断受到高科技的改进,这一切都对标枪成绩的提高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标枪成绩的不断提高,已对在同一块场地上的其他项目的运动员有了一定的威胁,因此在1987年国际田联将标枪的重心作了调整(前移),并作了严格的限定,使标枪的投掷距离有了较大的缩短。现在的男子和女子纪录分别为98.48米和80米。

  八、掷链球
  掷链球是田径运动中的投掷项目之一,它可增长力量,提高协调性和在高速度的旋转中维持身体平衡的能力。
  掷链球是在直径2.135米的圆圈内进行的,方法是:双手握柄环,站在圆圈的后缘,通过预摆和快速连续旋转,双手将链球掷到规定的45度的区域内。
  掷链球的技术和其他投掷项目一样,是一个完整的动作,但为便于分析,下面按握法、开始姿势和预摆、旋转,以及最后用力的顺序加以介绍。
  链球是由打铁的铁锤演变而来。中世纪时,苏格兰的铁匠和矿工,在业余时间里经常用他们的生产工具--带有木柄的铁锤进行掷远比赛。以后,这样的比赛逐渐在苏格兰、爱尔兰的矿工和山民中流行起来。
  十九世纪后期,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学生,把链球第一次列为正式比赛项目。那时的投掷方法是旋转五圈后掷出,投掷的方向没有限制。决定投掷距离的办法,是从投掷者的前脚到链球的落点来计算。第一个纪录是牛津大学学生在1873年创造的,他使用的球柄比较长,球体是用铅做的。从那时起,链球才开始改为圆形,其后柄也由木制的改为钢链。以后又将球的全重规定为7.257公斤,到1887年又规定了链球总长为1.22米。现在的链球全重是7.26公斤,全长(自把手内沿算起)117.5-121.5厘米。
  1900年在第二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掷链球被列为比赛项目。同时规定了在直径2.135米的圆圈内投掷,链球落地的有效区为90度,以后改为60度,现在是40度。
  掷链球的运动员最初都是些身体高大的人,大多是单纯用力量进行投掷,以后,随着体育科学的发展,运动技术的不断完善和训练方法的改进,投掷链球的技术便向着加快速度方面发展。近年来,投掷方法又有较大的突破,出现了旋转四圈投掷的技术。这就加快了链球出手的速度,提高了运动成绩,目前世界纪录已达86.74米。近两年在国际上已有一些国家开展了女子链球运动,并且发展很快,1998年被正式列为奥运会和田径系列大赛的正式比赛项目。目前还没有世界纪录。
 
上一篇:径赛类项目     下一篇:田径比赛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