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生平及文学活动事略<二>(1930-1949)

巴金
首页 > 教师 > 教师分享/2022-03-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月末,肖珊高中毕业后也来到广州。
  八月住广州惠新东街的文化生活出版社广州分社,负责出版事务。
  这期间茅盾常从香港来广州,住爱群旅社,巴金前往看望多次,商量《烽火》等事宜。
  自本月起,至次年春,先后编选、编译多种关于西班牙反法西斯斗争的画册、书籍,如《西班牙的血》、《西班牙的黎明》和《战士杜鲁底》、《一个国际志愿兵的日记》等。
  本月在香港为田涛编小说集《荒》并作《后记》。
  九月月初到汉口。10日左右出席《自由中国》社同人举行的招待会,月底返广州。
  本月散文集《梦与醉》出版。
  十月11日,《烽火》出至二十期,在日军炮火轰炸下,难以保证正常出版,被迫停刊。
  20日,日军飞机轰炸广州,在广州陷落前夕,与肖珊一起乘木船离广州,26日到达梧州,和林憾庐等《宇宙风》杂志社同人相遇,是时林为《宇宙风》主编。在梧州住五日,即和林憾庐、肖珊等十人乘船到不龙转往柳州,住三日,改乘汽车前往桂林。
  十一月10日左右到桂林,寄住漓江东岸福隆街林憾庐处。在桂林与艾芜、丽尼等人相遇。应邀到广西大学讲演。
  28日,广西临时参议会议长李任仁等招等来桂文化界著名人士,巴金和鹿地亘夫妇、胡愈之、陶行知等出席。
  30日,从广州、汉口等地撤退到桂林的几十名文艺工作者,汇聚于倚虹楼开座谈会,决定成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巴金、夏衍等人被推选为分会理事。
  十二月29日,桂林受到日寇第四次大轰炸,市区大火延至深夜。轰炸时,到月牙山七星岩避难。
  一九三九年(民国二十八年)三十五岁
  〔桂林——金华、温州——上海〕
  三月散文集《旅途通讯》由桂林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
  三月——四月同肖珊离开桂林返上海,经金华、温州返沪后,住霞飞路霞飞坊,在巨籁达路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部工作。
  编艾芜的短篇小说集《逃荒》,并作《后记》。
  五月编毕奂午的短篇小说集《雨夕》,并作《后记》。修改校订克鲁泡特金的《我的自传》。
  六月编选罗淑短篇小说集《地上的一角》,并作《后记》。
  夏肖珊赴昆明上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学习。
  七月有关抗战的杂文集《感想》由烽火社出版。
  八月编屈曲夫的短篇小说集《三月天》,并作《后记》。
  本月三哥尧林由天津来上海养病。
  十月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秋》。并翻译赫尔岑回忆录片断。
  本月散文集《黑土》出版。
  1930年(民国二十九年)三十六岁
  〔上海——昆明——重庆——江安——重庆〕
  三月改译克鲁泡特金的《面包略取》,易名为《面包与自由》,8月出版。
  五月《秋》结稿,未在报刊发表,边写边发排,7月由开明书店出书。
  六月修改克鲁泡金的《人生哲学:其起源及其发展》,易名为《伦理学的起源和发展》,1941年6月出版。
  七月月初,乘“怡生”轮离开上海去海防,三哥、陆蠡到码头送行。中途因风在福州湾停留一天。到海防后往河内,乘滇越路火车经老街、河口抵昆明,与肖珊见面。由开明书店昆明分社负责人卢芷芬安排,寄住在武成路开明书店的一所栈房里。
  八月译作《一个家庭的戏剧》(赫尔岑著)、短篇小说集《利娜》出版。
  九月凡宰地自传《我的生活的故事》(即《一个卖鱼者的生涯》重译本)出版。
  本月《火》第一部结稿。
  九月——十一月吴天将《家》改编为五幕话剧。该剧于次年二月由上海剧艺社在上海辣斐剧场首次演出。
  十月开始译屠格涅夫的《处女地》。
  下旬乘飞机前往重庆,在重庆住沙坪坝友人吴朗西夫妇办的互生书店里。
  十二月7日,出席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举行的欢迎来渝作家茶会,出席的还有茅盾、冰心、老舍、郭沫若、田汉、艾青等七十余人,周恩来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出席茶会,这是巴金首次见到周恩来。
  中旬,由重庆至江安和曹禺见面,是时曹禺在戏剧专科学校任教。在江安住一周左右。16日为曹禺的剧本《蜕变》写后记。
  本月《火》第一部出版。
  月底回重庆。
  一九四一年(民国三十年)三十七岁
  〔重庆——成都——重庆——昆明——桂林〕
  一月月初回成都住五十天,扫罗淑墓。
  本月,五叔死。重回故乡的感触促使巴金后来创作了《憩园》,书中杨老三即以五叔为原型而创造的。
  二月下旬回到重庆,仍住沙坪坝互生书店内,同友人田一文等住一起。从田一文那儿了解前线情况,特别是战地文工团的工作,据此构思《火》第二部。
  三月编罗淑小说、散文集《鱼儿坳》,并作《后记》。
  29日,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火》第二部。
  春出席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举办的欢迎周恩来大会,听周讲话,并握手致意。
  五月23日《火》第二部结稿。
  六月友人陈范予死,17日撰文悼念。
  本月杂文集《无题》出版。
  七月从重庆到昆明,与肖珊见面,住肖珊和同学所租房子的三楼。
  八月编《龙·虎·狗》集,寄给留在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的负责人陆蠡。
  九月8日和肖珊、友人王文涛一起由昆明到桂林,建立文化生活出版社桂林办事处。住桂林东江路福隆街,与王鲁彦相邻。
  月底,肖珊返回昆明上课。
  十二月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举行第二届年会,出席者五十余人,巴金等十五人当选为分会理事。
  12日,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三届一次理事会。
  15日,桂林汉民中学在本校图书馆举办“文艺写作展览”,有巴金手书的文稿展出。
  一九四二年(民国三十一年)三十八岁
  〔桂林——贵阳——重庆——成都——重庆——桂林〕
  一月散文集《龙·虎·狗》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在重庆、上海同时出版。《火》第二部出版。
  本月王西彦主编的大型文艺刊物《文艺杂志》在桂林创刊,巴金在此刊上发表不少作品。
  一月——二月写《还魂草》和《废园外》。
  三月从桂林途经河地到贵阳。开始翻译王尔德的童话。
  在贵阳逗留六天,月底返渝。
  四月由重庆至成都。
  本月短篇小说集《还魂草》出版。
  本月“五四”时期在成都一起办刊物的朋友施居甫病死,撰文纪念。
  六月散文集《废园外》和《巴金短篇小说集》(第三集)出版。
  七月由成都至重庆,住民国路三号三楼。
  夏曹禺将改编剧本《家》送来过目。
  十月14日由重庆至桂林,仍住东江路福隆街与林憾庐相邻。
  十二月3日,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召开第四届会员大会上再次当选为理事。
  一九四三年(民国三十二年)三十九岁
  〔桂林〕
  二月林憾庐因肺炎在桂林去世,参加葬礼。
  三月译完屠格涅夫《父与子》,同年7月出版。
  四月月初,始创作长篇小说《火》第三部,至九月结稿。
  本月散文、小说集《小人小事》出版。
  九月译完德国作家史托姆的短篇小说集《迟开的蔷薇》,11月出版。
  十月20日《广西日报》副刊《漓水》读书俱乐部联合“自学杂志社”召开座谈会,座谈茅盾《霜叶红于二月花》,巴金出席。
  十一月译完屠格涅夫的《处女地》。
  年底至翌年初在《广西日报》副刊《漓水》上与赖诒恩神甫就中国人的道德和生活问题展开论争。写《一个中国人的疑问》、《什么是较好的世界质赖诒恩神甫》、《谈谈两个标准》等文。参加论争的还有其他人。
  一九四四年(民国三十三年)四十岁
  〔桂林——贵阳——重庆〕
  春在桂林遇美国归来的林语堂。靳以由福建回重庆途经桂林时在巴金处住数天。
  四月《火》第三部第三章以《田惠世》为题发表。
  五月月初,与肖珊从桂林出发至贵阳。8日在贵阳郊外的“花溪小憩”结婚。
  中旬,送肖珊到四川旅行。开始创作中篇小说《憩园》。
  下旬,住进贵阳中央医院三等病室,作矫正鼻中隔等手术,共住院十几天。据这段时间对医院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后来创作了中篇小说《第六病室》。
  六月上旬出院。住中国旅行社招待所,十多天后住郊外花溪对外营业招待所。
  离开贵阳到达重庆,住民国路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部,与冯雪峰邻近,经常来往。
  本月译作《处女地》(屠格涅夫著)出版。
  七月《憩园》结稿。
  八月获知王鲁彦去世,作《写给彦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