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语文常识
首页 > 教师 > 教师分享/2005-12-0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佚名  
  “目的”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个常用词,是想要达到的目标或境地,亦或是想要达到的结果的意思。但是“目”是眼睛,“的”可解作靶子、目标或是表示归属的助词,两者连在一起,怎么是这么个意思呢?它同眼睛何干呢?

  这个词来自隋唐时期的一个故事。公元前五八一年,隋高祖杨坚篡夺了北周政权的王位,周静帝被赶下了台。北周高官窦毅当然也同其他官员一样,被迫结束官宦生涯,敢怒而不敢言。

  窦毅的女儿不仅姿色了几代人,而且正义敢言,是女中豪杰,有大丈夫气概。她悲愤中哭着骂道:“可惜我不是男子汉,不然,我必挺身解救国难!”窦毅吓得赶忙制止女儿,怕惹出祸端,不过,他十分钦佩女儿的胆量和仗义,决心要为她找个好丈夫,将来可辅佐夫君做些大事。

  于是,窦毅出榜招婿,条件是不仅要有才学,还要有武功,谁想娶自己才貌人品皆佳的女儿为妻,先要身中自己画于屏风上的孔雀眼睛。

  满城王公贵胄子弟纷纷前来射箭一试。结果却无人射到孔雀眼睛而全部落选。这时,有位青年名叫李渊到窦府,他拉弓如满月,箭出似流星,连发两箭分别射中孔雀的左右两眼,窦毅高兴异常,立即将女儿嫁给了李渊。这李渊夫妇正是后来唐太宗的父母呢!“目的”是起源于窦毅的孔雀眼睛(目)之靶(的)呀!
 
上一篇:古稀     下一篇: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