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四、说教法

说课技能
首页 > 教师 > 教师分享/2011-11-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第一次集中反馈)
  首先向学生介绍华罗庚和他的老师王维克。接着引出问题,导入新课。
  2、学习课文、明理激情
  (第二次集中反馈,使学生懂得老师不仅传授知识,还要培育人才。要尊敬老师,感谢老师。)
  道德让学生读全文并思考问题,师生共同评议,及时反馈、矫正。接着图文结合中,创设情境,明理反馈。
  投影出示课文插图一,指导学生看图,并结合课文,质疑问难,细读这件事。
  投影出示课文插图二,指导学生边看图边学文,重点弄懂王老师打比喻、讲道理的两句话。
  教师小结反馈:进行第三次调控。
  板书:传授知识,培育人才,接着引出问题。
  投影出示课文插图三,创设情境,明理反馈,激发感情,引导学生谈谈中外名人或身边的尊师的典型事例。最后教师补充深化认识。
  3.辩析行为,指导行动。
  (第三次集中反馈,巩固和深化认识)
  听故事《老师的帽子》。应用反馈板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放学后,小明被老师留下补课,他很不情愿,认为这是老师惩罚他。小青爱动手打人,老师批评他,他很不情愿,小青虚心听取老师教导,表示要改正错误。投影出示课后作业第3题插图,启发学生谈一谈老师是怎样帮助你进步的。并联系实际说说应如何尊敬、感谢老师。
  (三)图文结合法实例
  图文结合法是教师在设计教法时,依据教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图形,并辅以文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学习材料,最终完成教学各项目标。
  如《狼和小羊》这课的教学法∶
  1.展示画面,提示课题
  新编教材的编排特点之一是画面突出、色彩鲜明,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学一开始,教师就打出幻灯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后,问“谁知道图上画的这两只动物是什么?”问题很简单,学生很容易就爷出来。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谈一谈自己对狼和小羊的看法。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激发学生的爱憎感情。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学习课文的情景之中。最后老师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狼和小羊的课文,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引出课题,齐读。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要求有两个∶一是读准字音;二是分清自然段。读后检查。(1)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读音。(2)提问∶课文主要写谁与谁之间的事?(3)检查学生是不是能分清自然段。让学生带着要求读课文,并及时反馈,可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读书习惯。经常对学生进行类似的阅读能力的培养。
  3.图文结合,读讲课文
  读讲第一段。第一段有一句话,交代了故事发生的人物和地点。可根据低年级教学的直观性原则,运用活动式幻灯片,演示小羊先在小溪的下游喝水,再演示狼在小溪的上游出现。在这里要着重让学生仔细观察上游与下游,为理解狼“故意找碴儿”作好铺垫。教师演示后,提问∶“狼看见小羊在那儿喝水,心里会怎么想呢?”读讲第二、三段。这两段是写狼和小羊的第一次对话。指导学生先读对话,然后抓住“故意”“找碴儿”两个词设计问题∶(1)“找碴儿”是什么意思?(2)狼为什么样要故意找碴儿?(3)狼说了几句话?(4)羊是怎么驳斥狼的呢?
上一篇:说课:五、说学法     下一篇:说课:三、说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