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背课

备课技能
首页 > 教师 > 教师分享/2011-04-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一、它们的出发点和终结点不一
  选择备课的老师并不急着动笔,而是先放飞思想,即使有时想得比较远、比较杂、比较多也无妨。思考时,为了防止思维落入固定模式的窠臼,他们尽力避免线性思考,取而代之的是块面思维。在思考前,他们时时关注教材,关注学生实际情况离目标有多远,我将搭建一个怎样的平台让孩子走近目标,如果学生这里出现问题,我该以怎样的方式来调整等教学变数。备课时的思考并不是教学环节的面面俱到,而是该密处,不透风,能疏处,可走马。
  背课者,省略的是研读教材和学生,而直奔教学设计。他们想得更多的则是,快点以文字的方式定下方案,然后背熟教学环节。背课的后面有怎样的思想?首先,渴望精品课堂。因为希望课堂能精致一些,于是寄希望于课前计划,每一步都仔细雕琢,环节与环节间的衔接都考虑得很周密。走进课堂,畏首畏脚,一切按预定的轨迹,不敢逾越雷池半步。其次,期盼顺畅课堂。很多老师都以课不出差错,顺利进行为目标。因此,背课是为了不给意外留机会。因为“背课”,课上得就失去了灵性。因为一切都是预知的,师生因失却了新的兴奋点而缺乏课堂智慧的挑战。备课的结果可能课堂上整体环节不那么顺畅甚至有些粗糙,但磕磕绊绊中的灵动才是学习之真风景。
  再者“,备课”不单单是以物化的备课笔记来衡量自己备课是否完成,而是以自己是否有足够的储备(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坦然面对学生作为课是否备好的参考。“背课”只不过是为自己规定了一条上课行进图。
  二、对补充资料的运用态度不一
  利用课外资料对文本进行适当的拓展,能让课堂因丰厚的资料而呈现立体化。面对资料,背课的老师总在想一定要把这些东西挤进去,至于用得效果怎样,不管。备课的老师则在心底盘算,我这段资料究竟放在何处才能实现最大价值?因此,用在何处暂不固定,视课堂情况而定。
  记得有位老师执教《半截蜡烛》。课前该教师获得一段反映德军残暴的历史资料,老师决定把它用进课堂,这本无可厚非。可该老师不是把握时机很好地用,而是机械地安排在课始就通过多媒体出示这段有关德军残暴的文字让学生读,学生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媒体关闭,阅读结束。
  同样是教学《半截蜡烛》,同样一段资料,但另一位老师并没有强行把它纳入教学流程,而是先让孩子们读课文,然后交流感受。有孩子说德军真是蛮横。你瞧,他一脚踢开别人的门闯进屋内,并俨然主人般吼道“:不点灯就不行吗?”显然,孩子们已经注意到德军的言行并有了思考,这是一个精彩的开始。但教学中,如果孩子的认识到“德军蛮横”就中止的话,对德诺曼夫人一家的处境理解势必要打折扣,从而造成对人物性格的的把握也易浅尝辄止。此时,该教师出示了那段资料让学生读。此举无疑让学生对德军的认识又向前迈了一步:德军简直就是残暴!德诺曼夫人一家是在与“狼”共舞,与“魔鬼”打交道。由此,对德诺曼夫人一家命运的担忧之情也油然而生。
  由此可见,备课与背课对所占有资料的运用态度不一样。备不一定非要用,它是以不变应万变。它是在需要时,随机做一些必要的补充,从而推动孩子的认识向深处挺进。因为“备”,拿显得信手拈来,课也因随处生景而丰满与灵气,富有弹性。背是不管学生是否需要,时机是否成熟,必须生硬灌进去。结果,纵然是有价值的资料,也没开发出最大使用价值来。
  三、对他人之见的撷取方式不一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备课前不固步自封,参看他人的见解是必不可少的。但备课的老师绝不见风就是雨,丢弃自己,人云亦云。尤其是现在教学杂志上人为炮制的“泡沫”实录比较多,有些精彩可能是教师根据憧憬的理想状态杜撰的。“背课”的人信奉拿来主义,死守他人课堂教案,挪为己用,寄希望于他人之思考创造自己的课堂亮点。如自己的学生没撞出别人那个精彩来,就感叹自己的学生不行,却不知课堂充满变数,精彩瞬间应有它出现的契机,它有可能再次出现,但也可能是昙花一现,杳无踪迹。备课的老师在关注他人教案的同时,会用审视的眼光对他人课堂现象进行分析、判断,期望理解其背后的用意,从而获得灵感。对别人有价值的“遇”不是守株待兔,而是主动转化为自己的“预”,纳为备中。
  由以上比较,不难看出“,背课”乃是一字不漏的背教学程序,是一种完成任务的被动行为。“背课”在课堂上的表现是不管学生的课堂状态如何,课堂如一条固定的流水线,更像一沟掀不起一丝涟漪的死水。课因落入程序化、机械化而失去勃勃生机。
  备课更多倾向于储备、防备。因储备,用时会信手拈来,从而让自己的课显现无限的张力。防备则是未雨绸缪,防预于未然,因防备则可以减少遭遇尴尬的可能。澄清“备课”与“背课”是两种不同的备课理念后,我觉得有必要说的是,我们在不为积习所蔽的同时也不应为时尚所惑。目前,很多老师在觉醒,正主动地由“背课”转为“备课”。但似乎又有些矫枉过正,有时演变为简单化的“弃”。
  自从周益民老师《无法预约的精彩》一文发表在《人民教育》2004 第一期上后,从此“无法预约的精彩”便成了小语的一个“熟语”。但很多时候,人们对“生成”机械解读,把生成和预设看成决然对立的两面,由此,弃“背”连“备”也一块儿拒绝,纯粹靠“天”收。“我不备课”成为一种教育时尚。因为没有准备,往往是课堂中的一些主方向没把握,而纠缠于一些无关紧要的生成,追寻一些并非有关语文的精彩。如此,势必让课陷入肤浅、浅尝辄止的单薄,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有的老师认为既然是备,就无需背。其实,备中有背,背有时是备的一种必需方式。整体教学程序无需背,但局部,尤其是一些能使课堂充盈起来的资料非背不可。比如上《望月》一课,心中不积累一些以月抒情的诗句,你能坦然走进课堂吗?当然,这背并不指临时抱佛脚之背,那样只能偶尔应应急,更多的时候我们要用一生去背。这是否也在警示我们,教师不能做得太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