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说课的评价

说课技能
首页 > 教师 > 教师分享/2011-02-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1.小学语文说课评价的目的、意义和功能
  小学语文说课的评价,是小学语文说课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进行小学语文说课的评价,是为了衡量说课者的说课质量和水平,评析说课中的成绩与存在问题,以帮助教师掌握说课方法,提高说课能力,进而实现优化教师业务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终极目标。
  小学语文说课的评价,具有评价、导向、激励和反馈四项功能。
  ①评价功能
  评价,指的是通过对某事物的质和量的描述,按一定的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评价对象的质量、价值作出的科学判断。小学语文说课的评价,是对完成说课目的任务的情况和效果及与此相关的说课者的说课水准所作出的科学的判定。小学语文说课的评价功能,是小学语文说课评价功能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本质功能,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它能对说课中的得和失,成与败及说课者的长、短、优、劣作出结论性的评判,进而分出高、低、好、坏。恰当地运用和发挥小学语文说课的评价功能,可使说课活动经常处于最佳常态,并保证和推动说课活动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②导向功能
  小学语文说课评价的导向功能,是由小学语文说课评价的目的、任务决定的。对小学语文说课进行评价,就是要求全面、客观地分析说课的信息、界定出哪些是科学的、合理的、积极的、可以沿用或需要发扬的;哪些是不正确的、消极的、应予以纠正或扬弃的。人们从肯定和否定当中,从评价对肯定和否定的理由当中,认识到该怎样说课和怎样才能说好课,这就是说课评价的导向功能之所在。但要使导向功能产生积极效应的关键,首先是评价本身必须客观、合理、正确,如果评价本身存在问题,就会使导向的功能受到削弱,甚至适得其反,使说课的导向走向反面。
  ③激励功能
  由于小学语文说课评价的核心内容是对说课的状态作出是与非、优与劣的评价,这种评价在客观上具有比较的作用,而有比较便也相应地有了褒扬与警示。说课成功者从褒扬中得到了鼓励,从而更加努力,以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说课不足者从自己的不足中看到了差距和存在的问题,也会奋起直追,激发起把课说好的主动性、积极性,这便是说课评价的激励功能所起的作用。开展小学语文的说课评价,利用和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把竞争机制引入说课领域,是十分重要的。它能使小学语文的说课活动充满活力,并会不断提升小学语文说课的质量。
  ④反馈功能
  在系统论当中,“反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一切事物的发展进程,如果没有总结和有关信息的反馈,就会使正确的得不到应有的肯定和发扬,而错误却有可能不断重复。在小学语文说课活动中的说课评价,无论从评价的目的看还是从内容看,无疑都具有反馈的性质。比如它揭示说课中哪些是成绩、哪些是不足,哪些要光大、哪些要舍弃,这就是一种信息反馈。所以,反馈功能也是小学语文说课评价的功能之一。而且反馈愈及时、愈全面、愈科学,对说课活动的意义也就愈大。
  2.小学语文说课评价的原则
  所谓说课评价的原则,指的即是小学语文说课评价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按照评价的原则进行评价,评价的结果才会客观、公正,具有科学性,并让人心悦诚服。根据说课实践,小学语文说课评价的原则有下列三条:
  ①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说小学语文说课评价的指导思想、内容、标准、方法和手段都必须是科学的、客观的。所谓指导思想的科学性,就是说小学语文说课的评价,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以事实为依据,不能被个人好恶所左右,更不能主观臆断。所谓内容的科学性,就是要求评价的内容全面、一致,不能挂一漏万,或凭个人意志随意取舍;评价标准的科学性,是指评价标准本身的科学性和标准运用中的科学性,具体地说,就是要求小学语文说课的评价标准应当明确、具体、符合实际,在运用标准进行评价时不能凭直觉和经验;就说课评价的方法和手段而言,现阶段比较科学的做法是“量化法”,即尽量将说课的标准进行“量化”,而尽可能不作描述性的评价估测。此外,说课评价要保证科学性,有关参与评价的人员,还必须掌握有关说课评价的科学(如统计学和测量学等知识)。总之,在小学语文说课的评价中,只有坚持科学性的原则,说课评价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说课的本来面貌,才能使说课评价的结论成为改进说课的客观依据,从而调动教师参与说课的积极性。不然,就会挫伤说课者的积极性,对说课活动造成不良的影响。
  ②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是说小学语文的说课评价要有全面观点,不能有片面性或以偏概全。具体包含三项内容:一是要占有和分析说课活动的全部材料。因为一切正确的结论都来源于原始的事实,如果占有的材料不全或只对说课的部分信息进行分析、处理,那么,得出的结论也就势必不能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评价也就失去了它的真实性;二是要对说课的全过程进行评价,不能取其一段,或一段中的某个部分,如只看说课堂教学的这部分,而忽略说教法、说学法的内容,也就是说要进行全程评价;三是评价的内容标准要全面,即不但要分析说课者的临场表现,还要看说课者的整体素质,如普通话、语言的表达能力,临场的应变能力等等。总之,说课评价要从说课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价,而不能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③综合性原则
  所谓综合性原则,指的是在小学语文说课评价当中必须将构成说课活动的各个因素综合起来进行评价,而且要抓住和突出主要矛盾,并把握好各个因素在说课活动中所占的比重,进而得出恰如其分的结论。
  小学语文说课的综合性原则,是由小学语文说课任务、内容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决定的。构成小学语文说课的是一个宠大的、复杂的、纵横交错的知识和能力的综合系统。拿内容而言,就包括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设计、板书、练习设计等等;拿理论来说,涉及到的也常常不仅仅是教育科学方面的,还有哲学的、社会学的、历史学的、自然科学的等等,这些内容的任何一项,都从不同角度体现着说课的质量,所以,在进行说课评价的时候,也就必须将所有这些综合起来分析,并在综合的过程当中权衡轻重,突出主要的、根本性的,兼顾次要的,甚至带有某些偶然性的因素,以便保证说课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④指导性原则
  指导性原则也称导向性原则,指的是小学语文的说课评价要有指导作用。要让人们通过说课评价,知道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今后应该怎样改进,朝哪个方向努力。
  在小学语文说课评价中坚持指导性原则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从本质意义上讲,说课评价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当“判官”,不是为了分出胜、负或界定出好的与不好的,而是为了充分利用说课评价的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帮助人们总结经验教训,以便进一步改进说课,并进而提高说课的质量和教学的质量。如果为评价而评价,在评价时不进行具体指导,不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评价也就失去了价值与意义。同时,也会使说课者不知所措,无从适从,不知道该发扬什么,改进什么,该朝哪个方向努力。所以说课评价必须与说课指导结合起来,使评价真正发挥其导向性的功能。
  3.小学语文说课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小学语文说课评价的内容,归纳起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说什么,即评什么。如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包括学情分析),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说教学理论,就评说教材、评说学法……评说教学理论;二是评说者的素质(也可说教师的基本功),如普通话、语言表达、粉笔字、姿态、说课临场的调控能力。至于说课内容的具体分项,在说课活动中,可以有所不同,但就基本内容而言,通常就是以上两个方面。
  说课评价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①绝对评价法
  这种评价的方法是不考虑每个说课者的不同情况,如教学业务素质的差异,说课方法把握的差异等,而在评价对象以外,择定一个说课优秀者作为评价的客观标准,再将被评价者与这个预先设定的标准逐一对照,以鉴别出说课者的说课好坏高低和与这个“标准”之间的差异。这种绝对评价法的优点是,由于标准是先行制定的,所以,鉴定的结果,一般也就比较客观、公正。标准的可比性,又能使每个说课者从中找到不足和差距,这样,便能激发被评价者说课的积极性,从而使说课的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但由于绝对评价在执行时,具体的标准不易被共同认同,也不易把握,或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在实际运用时,则常常与其他评价法一起综合使用。
  ②相对评价法
  这种评价的方法是从被评价的对象中选取某一个作为评价的标准,而不像绝对评价法那样另外制定客观的衡量标准,然后以这个被选定对象为尺度,逐一与其他评价对象对照,从而区分出差别,排出名次,分出高低。这种评价法,可比性强,简单、易行,适用面广。缺点是评价的目的仅局限于在被评价的对象中分出高低优劣,而这种高低优劣亦仅局限于这个被评价的特定群体,离开了这个群体,就不再有比较的价值,所以局限性较大,适用范围不广。
  ③个体差异评价法
  这种评价法的做法是择定被评价对象某一时期的说课水平为基准,然后拿日后的说课情况与之比较,判别出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采用这种评价方法,要预先建立个人的说课档案,否则,就无法进行评价。它的优点是符合每个人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强,能使被评价者清楚了解自己说课的发展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发扬成绩,克服缺点,逐步提高说课水平。但因为评价标准不是统一制定的,所以,评价的结果对评价以外的对象,就没有意义。而且也无法使被评价者看到自己与其他被评价者的差距和与客观标准之间的差距,因此,这种评价法,在实践中运用不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