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生的时间备课”

备课技能
首页 > 教师 > 教师分享/2011-04-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鬼”部。
  师:你们见过鬼吗?
  生(:不假思索)见过——
  师(:惊愕)见过?真是“见鬼了”!
  (此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生(:迅即改口)没见过。
  师:原来,在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无法解释时,误以为是神在主宰着世界上的一切。人生在世,凡积德从善者,死了就上天堂成仙;凡恶行满贯者,死了就下地狱成鬼。据说鬼的形象丑陋无比,变化无常,所以人们都怕鬼。(在“鬼”字前添加“怕”字。)
  有神论者怕鬼,无神论者则认为世上根本没有鬼。所以这些人是不怕鬼的。(在“怕鬼”前添加“不”。)有一个人就“不怕鬼”。谁?是
  “我”。(在“不怕鬼”前添加“我”。)
  师“:我”是谁?
  生:鲁迅。
  师:对!鲁迅是个旧时的知识分子,所以人们都尊称他为“鲁迅先生”。你们了解他吗?
  (学生纷纷介绍各自对鲁迅的了解。)
  (教师再作系统概括。)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
  《我不怕鬼》讲的是鲁迅先生从日本留学归来不久发生的一件事。(教师范读课文。)
  如此导入课文,既介绍鲁迅其人、故事背景,又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准确无误的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
  艺术需要丰富多彩,熠熠生辉;科学则需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教课,既要生动——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热爱文本;更要严谨——教给学生准确无误的知识。备课,是教师走进文本的第一步。

  一、教师要读通课文
  拿到课文之后,我总是先要读上几遍。读准每个字音,读通每个句子。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做得更好。率先垂范,学高为师。我是上海人。对上海人而言,说好普通话不是一件易事。前后鼻音、平翘舌音往往分不清,读不准。碰着困难,我一边查字典,一边请教同事、同行,乃至学生。我认为,教师有不懂或不会的地方,是十分正常的,用不着回避。可怕的是滥竽充数、敷衍了事,教给学生不正确的,甚至是错误的东西。读课文,不但要读通,还要读熟,做到烂熟于心。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走进文本,把握课文的脉络,掌握课文的重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时候,一个巧妙的教学主意,往往就产生于对文本的熟悉。
  二、教师还要读懂课文
  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文本是教学的材料与载体。对文本中的各个元素的理解可以有所不同,然而,凡属主流的、本质的、重要的东西必须准确把握,毫不含糊。
  教完《我不怕鬼》这篇课文之后,我引领学生又回到课题上,指出读“我不怕鬼”这四个字,重音落的位置不同,产生的意思也会发生变化。根据我们对课文的理解,重音应落在哪里呢?由于学生读懂了课文,很快找到了答案。
  1.重音不能放在“我”字上面。否则,变成“你们都怕,惟有‘我’不怕”,显然不符合课文原意。
  2.重音也不能落在“鬼”字上面。否则,变成“鲁迅什么都怕,就是不怕鬼”。这也不符合文意。
  3.重音落在“不怕”上面是恰如其分的。因为鲁迅是个无神论者,他不相信世上有鬼。这样的读法是与文意相符合的。
  通过深入细致的讨论,并进行亲身体验,学生进一步领悟了课文的内含。
  一年级教材中有一篇叫《两个名字》的童话。
  在教学中,我问学生“,青蛙”“、竹子”都是物种的名称,为什么课文中却说是“名字”?通过引导,不但教给了学生准确的概念,还让学生认识了童话的特征。
  总之,我们教给学生的必须是准确无误的东西。因为“,教师的眼里是容不得丁点灰尘的”。
  教学永远是一门缺憾的艺术当球王贝利踢进第1000 个球时,记者问贝利:“你踢进的1000 个球中,哪一个球最为精彩?”贝利说“:下一个。”
  其实,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对于那些优秀的教师来说,精彩的课永远是“下一课”。学无止境,教无止境。备课要不断修改,教学得经常调整,一成不变是行不通的。用同一个教案去教不一样的学生,其教学效果也是迥然不同的。
  备课笔记是教师写下的对教材的理解,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学过程的安排。这是预设的,是教师在上课前的“一厢情愿”。而课堂教学会由于教学对象、时代背景等因素的不同,往往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可谓瞬息万变。这便要求教师要不断进行修改,适时调整自己的备课。
  《惊弓之鸟》是一个成语故事。讲的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更羸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射下一只大雁的故事。
  课文结尾处,写到更羸向魏王讲述雁落的原因之后,没有再写魏王的话。为此,我曾设计了一个拓展性练习,让学生写一两句魏王赞美更羸的话。
  学生思维活跃,想像丰富,写得各具特点。在交流时,孩子们跃跃欲试,妙趣横生。课后,有一听课教师指出,此练习不甚妥帖。其理由是:当时魏王不可能赞美更嬴。因为魏王是一个心胸狭窄的君主,容不得有人超过自己。当他目睹更羸“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把大雁射下来”这一幕之后,心中不悦。据说,他当时口上不说,其实心中早存杀机。返城不久,便把更羸杀死了。
  听了这位老师的话,我觉得有些道理。但此言究竟有无根据,我一时拿不准。于是,就去请教大学教授,还亲自查阅了《战国策》的有关章节。通过进一步钻研,了解到“更羸射雁”的故事出自战国时期策士的巧言劝君之辞,它缺乏作为史学的基本条件,魏王杀戮更羸,更是无据可查。而作为语言训练,抓住阅读材料中提供的资源,让学生做适度拓展,是完全可以的。
  教学就是这样,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才能接近它的真谛。
  “是你的心在动”
  有个禅理故事,讲的是:慧能的两个弟子看到风吹树动,一个说风动,一个说树动。争执不下,去找慧能。慧能说“:非树动,亦非风动,乃心动耳。”原来,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心在动。
  备课亦通此理。
  再好的教案也需要教师去实践。因此,课堂教学要在“实效”上做文章,要在“有效”上下功夫。教学必须创新,不创新是没有出路的。教学又有它自身的规律,我们必须按照规律办事。
  课堂教学应做到“三实”:真实、朴实、扎实。真实是教学的本色,朴实体现教师的教风,扎实能让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现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种浮躁的现象,尤其在一些公开教学中。一些青年教师一味追求形式上的多样,课堂上的热闹,很少让学生安静下来读点书,提些问题。学生离开文本远了,时间一长,对学生的发展没有丝毫好处。我认为,还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留给孩子,让他们静下心来好好读书,从书中获得真正的知识。公开教学,不能本末倒置,教者要“目中有人”,这里的“人”是指学生;又要“目中无人”,这里的“人”是指看课的老师。
  我不赞成一窝蜂地搞什么“热”,他们所流行的不断翻花样的做法并不值得我们的教育去效仿。要知道,新的不一定都是好的。面向严肃的课堂教学,不要借新潮之名回避教学中的问题。风中的物体,会有各种各样的形态,站着的,摇摆的,倒伏的。但是,有生命力的教学从来都是迎着压力站着的教学。孔子倡导的启发式教学,现在不是仍在流行并实施着吗?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语文教师要备好课,就应博闻强记,通古晓今,需有“知学”。要当一个语文教师不算太难,而要成为一个称职的、优秀的,乃至像于漪、袁瑢那样的出类拔萃的语文教师,实在不易。语文教师应该是个杂家,即“:半个编辑”“半个作家”“半个演员“”半个书法家”“半个演说家“”半个剧作家”“半个播音员“”半个幽默大师”……如果我们真能如此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专家了。
  苏霍姆林斯基曾听一个历史教师上课。听课时竟忘了记录一个字,因为那课太精彩了。课后,他问那个历史老师“:你备课花了多长时间?”那个老师说“:我备这堂课直接时间15 分钟,但是我一辈子都在备这堂课。”“用一生的时间备课”,我也是这样实践着的。
  (选自《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