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层浪 ——浅说语文课堂导入法

导入技能
首页 > 教师 > 教师分享/2011-02-0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语,像一块磁铁,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魄,将他们引入知识的海洋,好的导语像电影的序幕,也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奏或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要上好一堂课,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导入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恰当的导入就像桥梁,促进着学生新旧知识的衔接;如同航标,引导着学生思维的方向。好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学习动机,集中学生注意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迅速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成功的语文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有学生倾心于此,才会积极主动的乐于受教,也才能达成高效率的教学。
  导入新课作为一堂课的首要环节,就应该体现像文章的“凤头”那样的重要性。课伊始,趣即生。要让学生在上课的短短几分钟便把注意力中到所学课文上,并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用怎样的方法导入为好呢?
  我认为不论怎样导入新课都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导语设计必须具有针对性。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针对不同教材;不同条件;不同时间选择不同的适当方法,必须做到与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其次,导语设计必须具有吸引力。注意力是学习的先导,它直接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因此,必须充分运用新课导入这一教学环节,在极短的时间内,巧妙地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到位”。
  第三,导语设计必须具有趣味性。只有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能爱学、乐学、会学、善学。所以,我认为导入阶段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迎接新知、探求新知、理解新知、掌握新知。根据以上原则,在教育实习的实践中,我做了一些调查和尝试。下面我就谈谈语文新课导入的几种方法:
  一、标题导入法
  一篇文章给人的第一印象尤为重要,一个新颖别致的题目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们如能抓住学生的兴趣所在,因势利导,便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1.读题导入
  通过读课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位老师在执教《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一文时,是这样从标题导入入手的:她请学生先自己认真读一读课题,并来说一说自己最想知道的是什么。让他们从课题中去发现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如通过读题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些问题:
  a. 什么是“信息”?
  b. “信息高速公路”指的是什么?
  c. “信息高速公路”通往哪里?
  d. “我家”是怎样跨上“信息高速公路”?
  问题来源于学生,解决于学生。学生自己提出并自己解决问题。尽管有时问题和答案会千奇百怪,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而然地被激起,然后通过教师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定学习目标,借着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高度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增强他们的好奇心,从而再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就有条理,也有效果多了。
  2.解题导入
  解题就是从字面上解释课题。这种引导法较为直接让学生明白课文的大概内容。
  比如《林海》一课,可以这样导入:(教师板书课题《林海》后)同学们,本课讲的是“林”还是“海”?本课是讲“林的”,但为什么还要有一个“海”字?什么叫“林海”?为什么把森林比作海?什么样的森林才能比作海?这篇课文把兴安岭的森林叫作林海,说明了什么?还可以把什么比作海?    
  教师的这种导入没有把学生的思路停滞在字面上,而是凭借本课教材,步步启发,扩大学生思考范围。这样“寻根问底”的结果,使学生不但理解了“林海”的意思。想象到兴安岭林海的广阔无边,有助于理解本篇课文的内容,体会文题与内容的内在联系,而且自然地、感性地复习了“比喻”这种辞格的运用。明白了在两种事物间建立比喻,究竟是在哪一点上形成类比的。这样就把词、句和篇的训练,紧紧地融为一体了。
  二、知识激趣法。
  我国有句古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道出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所谓知识型激趣法,就是教师充分利用自己较为广博的知识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
  采用儿歌、谜语、绘画、游戏等形式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习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而其中又以谜语最受学生欢迎、喜爱。因为谜语不仅符合儿童好奇的兴趣特点,而且是一种特殊的设问导入方法,能引人入胜
  学生大都很爱听故事、猜谜语,每每遇此都很认真,兴趣特别高。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新课时设计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故事或谜语等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旦他们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兴趣,就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使整个教学过程收到极好的效果。
  例如《蜘蛛》一课,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老师出一则谜语,你们看能不能猜出谜底是什么?远处有座葫芦山,山头两根小树桩。几枝竹子山坡长,弯着腰儿对着看。老师边诵边画,学生一看,很快就猜出谜底来了。这时,老师问:“蜘蛛会干什么?它结网是为了什么?”接着,老师边诵边画:“摆下一张八卦网,专等美餐送上来。”几句儿歌,把孩子们早逗乐了。这时,老师不失时机地导入课文:“蜘蛛是怎样利用这张网来捕捉虫子的呢?今天我们学完《蜘蛛》一课就明白了。”
  这种方法不仅以疑促学,而且以疑激趣,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兴趣盎然之中。
  例如,有位实习老师教学《太阳》这一课时,就用了猜谜的方式,效果挺不错。一上课,教师就出示小黑板(即谜语),学生齐读谜面:
  不是吃的,比吃的更重要;不是穿的,比穿的更少不了;眼睛能看见,手却摸不到:实际上很大很大,看上去却很小很小;没有它就没有世界,有了它就万物欢笑。
  刚读完,大家就开始讨论起来了,孩子们各抒己见,而且有些知道了答案的学生还能给大家解说这个谜语为什么这么出,它是什么意思。
  另一位老师在执教《太阳是大家的》一课时也用了猜谜的方法,记得当时她是这么导入的: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请大家来猜一个谜语,仔细听好了,看谁的脑子转得快能第一个答出来!
  师:有位长寿老公公,天亮从东来出工。他把光明给世界,还把温暖洒人间。要问公公在哪里,请你仔细看画中。(出示一幅画)
  虽然谜语很简单,但因为教师丰富而有感情的朗读再加上适当的肢体语言,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了,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马上就调动起来了。整堂课都在非常活跃的气氛中进行着……这就是利用谜语或故事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入方法。它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究心理,把学生由“要我读书”变成“我要读书”,从而进入“愿学”、“乐学”的境界,调动了学生积极学习的主动性。
  三、情感感染法。
  1.言语感染
  所谓情感感染法,就是教师在导入新课时,用深情的语言,把自己的情感与文章的情感溶化在一起,来打动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使文章与学生的“心”,教师与学生的“心”,发生共鸣,形成一个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
  如一位教师在上《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时就把这一点体现的“淋漓尽致”。上课一开始,教师就来了一段深情的“演说”:
  同学们,我们从小就听过这样一个童话故事: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的时候,光头赤脚走在大街上,她又冷又饿,可是一整天了,没有一个人来买她一根火柴。最后她蜷缩在墙角,擦燃了一根根火柴,在火光中她看到了温暖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和慈爱的奶奶。第二天,当人们发现她时,她已经面带微笑地去了,手里还捏着一把燃过的火柴梗。这个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了。你们知道这个童话叫什么吗?
  当时,在场的人都被她所感染、吸引了,好多学生都泪光点点。可见言语的感染是一种带动学生课堂情绪的好方法。
  2.音乐感染
  播放一首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歌曲,唤起学生的想象,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记得从前一位教师教《草原》这篇课文时,播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第一段歌词:“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白鸟齐飞翔。”接着用抒发感情的格调描述了内蒙古辽阔的大草原美丽的景象:“那儿的草原一碧千里,空气清新,天空明朗,牧草茂盛,牛肥马壮,繁花似锦,白鸟歌唱……现在就让我们跟着老舍爷爷一起去风景如画的内蒙古大草原浏览一番……”这样的导入,使学生神往于内蒙古大草原的景物,唤起他们丰富的想象,从而对学习这篇文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3.情景感染
  那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课文,可运用语言、电化教具等手段,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所感,产生共鸣。
  如一位老师在教《十里长街送总理》时,先布置了一下教室的环境,然后用悲痛、低沉的语调导入,很快就把学生带入那催人泪下的情境中去,使学生身临其境,在凝重的声音中感受“人民爱总理,人民想总理,人民悼总理”的深切感情,起到了不需“言传”也能“意会”的效果。我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轻快的音乐先响起)暖和的春天来了,池塘里的冰融化了。青蛙妈妈睡了一个冬天,也醒来了。她从泥洞里爬起来,扑通一声跳进池塘里,在小羊里生下了很多黑黑的圆圆的卵。春风轻轻地吹过,暖暖的阳光照着。池塘里的水越来越暖和了。青蛙妈妈下的卵慢慢地都活动起来,变成一群大脑袋、长尾巴的蝌蚪,他们在水里游来游去,非常快乐。老师生动形象的描述把学生的思绪引进大自然中,引进了生机盎然的池塘里,学生会不知不觉地随着小蝌蚪去找它的妈妈,也在不知不觉中,随着老师的引导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