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 新亮点 新理念小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画面的整合所带来的是教育功能的扩充,它的意义不仅限于提示字母的音和形,更重要的是它传递着一个信息:拼音教学要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启动学生的情感,要和学生的说话相结合,在说话中带动字母的学习,音节的拼读。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在这里得到了较好的表现。

 

二、从识字环境的意蕴化,看人文特性的体现

 

人教版教材的识字分别编排在三个部分:一是结合汉语拼音识字,要求认70个字;二是在归类识字部分识字,要求认105个字;三是随课文识字,要求认225字。其共同的新亮点是识字环境的文化气息浓郁,意蕴深厚,较好的体现了识字与人文关怀的统一。

 

1.在韵文中识字,感受古典的语言美

 

《一去二三里》这首古诗作为第一课的识字教材,承载的当然不仅仅是认读12个生字书写3个生字这样的任务,简洁的字词留给了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优美的意境带给学生无穷的美的感受,而朗朗上口的韵语诗句传达着汉语言特有的声韵美。相类似的课文还有《比一比》、《画》、《静夜诗》等。

 

2.按造字规律识字,体会古老的汉字美

 

《口耳目》一课的编排体现了编者强烈的汉字文化意识,可谓匠心独运。一幅小鸟图、一个甲骨文汉字“鸟”、一个现代汉字“鸟”,这中间浓缩的是汉字几千年的变迁,渗透的是汉字象形的造字规律,隐隐传递的是中华文化的精华。相似的还有《日月明》一课中“日月明,鱼羊鲜,小土尘,小大尖……”等。

 

3.生活情景中识字,领略真实的汉字美

 

《在家里》、《操场上》、《自选商场》、《菜园里》等课文通过插图和文字创设了一个真实的生活情景,与儿童的生活密切结合,反映了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时代生活等,拉近了识字与孩子生活的距离,更容易让孩子喜欢识字,愿意运用汉字。

 

三、从课文选择的童趣化,看儿童心理的关注

 

教材的选文,体现着编者的审美品味和价值取向。新教材大幅度更新课文,反映出编者对教材的精益求精和新的教材选文理念。新教材在继承人教版教材一贯的典范性标准的前提下,又竭力体现出课文鲜明的时代气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一册的教材中最引人关注的是课文的童趣化趋向,注意从儿童生活出发选文,引导儿童认识周围社会和大自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读一读新教材的每一篇课文,感觉是在和一个个聪慧天真的孩子聊天。“小兔小兔轻轻跳,小狗小狗轻轻跑,要是踩疼了小草,我就不跟你们好”这是孩子的视野,孩子的语言,孩子的想法。“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这是孩子的生活,孩子的游戏,孩子的幽默。“妈妈,这个布熊是我送您的生日礼物。您总是忘了自己的生日,今天我把生日借给您!”这是孩子的聪明,孩子的心愿,孩子的可爱。

 

选文注重童趣,是对儿童的最大尊重,对儿童世界的最大关注。想一想,连我们大人都会被这些充满童真童趣的文章所感动,孩子们能不喜欢吗?孩子喜欢课文,那是我们的教材带给语文教学改革的最大财富,也是教材给先进的语文教学理念所提供的最宽敞着陆平台。

 

四、从练习设计的综合化,看学习方式的转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