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 k h》教学游戏小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游戏一:编儿歌。

目的:根据课文中的情境插图编写儿歌,帮助识记新学声母g、k、h,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准备:儿歌。

儿歌1:鸽子送信g、g、g,蝌蚪戏水k、k、k,小孩喝水h、h、h。

儿歌2:小哥哥,爱白鸽。喂完鸽,唱支歌。哥和鸽,笑呵呵。

儿歌3:哥哥有只小白鸽,小白鸽呀爱唱歌。咕咕咕,咕咕咕,哥哥听了笑呵呵。

方法:师生一起诵读儿歌。条件允许的话,引导学生自编儿歌。

 

游戏二:找朋友。

目的:提高学生的拼读能力,促使学生互帮互学,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准备:相关声母、带调韵母的卡片。

方法:

1.请同学们把学过的声母和韵母卡片都放在桌子上,老师拿出一个声母,问:“我的朋友在哪里?”请手拿能够和该声母组成音节的韵母卡片的同学举起相应卡片回答:“你的朋友在这里。”然后带领大家拼读音节。一个声母的朋友可以有很多,请学生以此类推继续进行游戏。

2.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比如:

1拿出g,问:“我的朋友在哪里?”

2:“你的朋友在这里。”(出示ɑ,两人一起拼:g—ɑ—gɑ。)

3:“你的朋友在这里。”(出示e,两人一起拼:g—e—ge。)

4:“你的朋友在这里。”(出示u,两人一起拼:g—u—gu。)

 

游戏三:谁笑到最后。

目的:在擦笑脸的游戏中,强化g、k、h的认读和新学音节的拼读。

准备:在黑板上画两张笑脸简笔画,一张代表老师,一张代表学生。

方法1:老师把本课新学声母写在黑板上,然后开始领读。如果教师读得声音响亮,学生则要读得声音低一些,如果学生反应错了,那么代表学生的笑脸就要被擦掉一笔。反之,老师的笑脸则被擦掉一笔。比如,师大声读:“g、g、g。”生要轻读:“g、g、g。”如果笑脸被擦掉了嘴巴,那么被擦掉嘴巴的同学或老师就要用手遮住嘴巴继续读下一个声母,以此类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