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蝈蝈》教学反思之二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蚂蚁和蝈蝈》是一篇短小却富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讲的是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课文中既有蚂蚁和蝈蝈之间的对比,也有蝈蝈本身前后情况的对比。寓褒贬于对比之中,含讽刺于描写之内,两种昆虫、两种结局,说明了只有勤劳的人才能拥有幸福。童话故事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很自然地与现实生活相联系,配合上直观的图片从而更有助于学生观察想象,理解课文内容。
  文章第一自然段写的是夏天蚂蚁搬粮的情景,在教学中,重点抓住关键词“真热”、“背”、“拉”、“个个”、“满头大汗”,体会蚂蚁团结一心搬粮的辛苦,相机指导朗读;接着,让学生想象,蚂蚁还会用什么方法搬粮食,推、拉、抱、扛等词都学生都说了出来,我顺势出示“有的……有的……,个个……”的句式,让学生练说。在说话练习之后,让孩子们亲自表演出来,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主体体验,感受到在炎热的夏天,蚂蚁搬着重重的粮食非常辛苦,加深了对作品语言的理解,对勤劳的蚂蚁们发出由衷的赞扬,对感情朗读有一定帮助。
  文章第二自然段写的是蝈蝈在夏天的表现,与第一节蚂蚁的表现形成强烈对比。在教学时,抓住关键词“自由自在”,体会蝈蝈在夏天的惬意生活。还抓住了蝈蝈“笑”蚂蚁。蝈蝈会怎样嘲笑蚂蚁,这里提供了丰富的创造性想象空间,这时,抓住契机,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蝈蝈的表情和动作,启发想象。学生有的说:你们真是一群傻瓜,这么热的天不在树荫地下乘凉还在搬粮食,真是傻;有的说:这么热的天,搬粮食多累啊,像我们,多舒服啊……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以悟促读,还可以训练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这个故事的结局是,冬天到了,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这也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我出示了画面,请学生观察蝈蝈此时的表情和动作,并和蚂蚁相对比,稍加提示:这时,蝈蝈又会做什么?说什么呢?学生便会对结局再创想象。学生的想象既有蝈蝈的直接感受,又有蝈蝈的内在心理,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在本单元的读读背背中,让孩子积累的是“有备无患防范未然”、“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恰好是本课中蚂蚁和蝈蝈的真实写照。将成语穿插进教学中,不仅让孩子理解课文和成语,也让孩子在语言环境中积累、丰富了语言。
  教学中,虽然我注重了朗读的指导,留出了很多时间让学生朗读,但如何让学生去观察、体会,从而使学生能够融入文本,入情入境地朗读,切实地把“要我读”变为“我要读”,读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这方面做得还不够,这也是我今后要努力去探索的。“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只有不断有遗憾才会不断有新的起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不断地吸取更多的经验,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更进一步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