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北师大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9个生字。在识字、记字的过程中,了解带“冫”“氵”的汉字的构字规律。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课文,结合生活实际体会、了解诗中难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学习根据课文内容或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想象。
   3、感受妈妈的爱的深厚、细腻、无私、伟大。懂得珍惜妈妈给予自己的爱。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12个生字,会写9个字。
  教学难点:深刻感受妈妈的爱。用真实的体会感悟诗歌内涵。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羽毛扇等。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哼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学生跟着轻唱。
   2、想想妈妈平时是怎样关心自己的,再说一句最贴心的话,夸夸妈妈。
   3、揭示课题:世界上最神奇的就是爱,最无私、最圣洁的就是妈妈的爱。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儿童诗,题目是《妈妈的爱》。板书课题:妈妈的爱
  二、品味文本,感悟体验
   1、教师配乐范读,提示学生听清字音。
   2、学生自由读文,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用已学过的方法独立认字。
   3、指名学生分小节展示读,大屏幕出示,其他孩子边听、边看图、边想象。
   4、学习第一小节
    (1)给“我”记忆最深的是一个怎样的夜晚?
      出示“热”,指名读、识记、组词、齐读。
    (2)可是我却没有觉得很热,安然入睡,为什么?
      出示实物扇子,出示生字“扇”,正音、翘舌音、识记、组词、指导书写。
      教师做扇风动作,引出另一个读音shān,齐读
    (3)轻轻地扇风,我们会觉得怎样?
      学习“凉”,出示“凉”,识记、组词,你还知道哪些“冫”旁的生字?
      它们和什么有关?(表示液体凝结、冻结)
    (4)半夜,我突然醒来。
      出示“醒”:开火车读、组词。
    (5)我醒来后,发现了什么?(汗水浸湿了她的衣裳)
      学习“汗”:出示“汗”,开火车读、组词。和“旱”“汉”进行区别。出示“干旱”“汉字”齐读。
      学习“浸湿”:动作演示,把毛巾放到水杯中,引导学生观察,毛巾怎样了?
      出示“浸湿”,指名读,“湿”,整读音节、翘舌音,交流识记方法,组词,齐读。
    (6)引导了解:“氵”旁汉字的构字规律。
    (7)学习“裳”:出示“衣裳”,开火车读,强调“裳”的轻声。
    (8)生字回文:生字宝宝回家了,还记得它们吗?齐读第一节。
    (9)朗读指导:妈妈忍受着炎热的煎熬不停地给我扇风,这种爱多么无私呀,你能读一读这一小节吗?指名朗读第一节。
   5、学习第二小节
    (1)给我印象最深的不仅是一个很热很热的晚上,还有一个很凉很凉的雨天,走在很凉的雨中,你是什么感受?
    (2)我没有被水淋湿,为什么?
      学习“遮”:指名读,做动作理解,组词、齐读。
    (3)指导朗读:冰凉的雨水打在妈妈身上,她难受极了。可是在她的心中只有她的女儿,而完全没有她自己。多么无私的妈妈呀!我们的妈妈不也是这样吗?你能读出对妈妈的爱吗?
      指名读。
   6、学习第三小节
    (1)做猜词游戏,引出“熄灭”
       学习“熄灭”:打火机演示,学生猜出后,出示“熄灭”,指名读,交流识记方法,为“熄”“灭”组词,齐读。
    (2)学习“净”:指名读,组词,用“干净”说一句话。
    (3)学习“礼”:指名读,做动作理解组词,用“礼物”说一句话,划笔顺。齐读。
    (4)引导理解最后一句话。
      师:讲述引出“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我深情地说——”
      生:妈妈,我爱你!
      师:“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我深情地说——”
      生:妈妈,我爱你!
      师:“妈妈的爱是冬天的火”,“我深情地说——”
      生:妈妈,我爱你!
      师:“妈妈的爱是长河的河”,“我深情地说——”
      生:妈妈,我爱你!
      师:面对着整日为我操劳的妈妈,我一遍又一遍地说——
      生:妈妈,我爱你!
   7、(1)指名配乐读文
     (2)齐读全文:让我们共同聆听、共同感受、共同分享这伟大的母爱。
  三、激情延伸,升华情感
   1、课件出示三幅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完成“妈妈的爱是()”,做小诗人,表达心中的爱。
   2、此时此刻,你想对妈妈说什么?
     学生配乐讲述
   3、布置作业:把感受到的妈妈的爱的故事与妈妈交流,给妈妈写一封信,做祝福卡,为妈妈做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