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行靠什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北师大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远行靠什么》课文理解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人类交通工具的发展史,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索、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索、创新的精神。
  教学用具:CAI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如果你现在要出去旅游,会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呢?为什么?
    (生自由回答)
    从古至今,人类的交通工具一直在进行着不断的变化和改进,我们就一起走进这段历史吧。
  二、 复习词语。
    在学习课文之前,要检查一下同学们对课文中词语的掌握情况,你会读了吗?
    (双排火车读词语)
  三、 课文学习。
   1.听老师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讲了哪些交通工具,并用“——”勾画下来。
     (生汇报)
   2.你在课前查找了哪些关于交通工具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生介绍资料)
   3.听了同学们的介绍,再认真读读课文,你觉得人类远行靠的是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科技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密不可分)
    齐读第7自然段。
   4.就让我们回到过去,重温人类交通工具的发展历程吧。
    ⑴自读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⑵后来,人们为了到更远的地方,又发明了什么?一起读一读。
     (生读2自然段)
    ⑶是什么的发明促使了火车和轮船的出现?(蒸汽机)
     “天涯海角”是指哪儿?
     (大组赛读)
    ⑷快速读4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什么叫“川流不息”?
     (男女生读)
    ⑸除了在陆地和海洋上行动,人们还想象鸟儿一样飞翔,这个梦想能实现吗?课文是怎么介绍的?自由读一读。
     假如你正坐在飞机上,闭上眼睛想想,会看见些什么?
     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美好感觉,一起读读5自然段吧。
    ⑹现在,人们又发明了什么?用你的朗读告诉我。
     (引读6自然段)
   4.四人小组合作,按照陆地、海洋和天空的划分,画一幅人类远行的脉络图。
    (生四人小组合作画图)
    (汇报、展示)
   5.踏着人类远行的脚步,让我们带着自豪的感情,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齐读全文)
  四、扩展。
    学完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如果让你来发明交通工具,你想发明什么样交通工具呢?
    (生自由回答)
    大胆想象一下,你准备怎么去远行?拿起你们手中的画笔,设计一个未来的交通工具吧。
    (生自由作画)
    (汇报、展示)

  板书设计:
                 远行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