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活动2》教学设计之二

湘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练习写好带有火字旁和四点底的生字。
    2、通过模仿,学会灵活运用词语
    3、朗读背诵古文中的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通过调查访问地名中的奥秘,初步培养学生与人交往和社会调查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初步学习与人交往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而美观地写好汉字,弄凊生字的书写规律。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模仿句子,培养正确、灵活运用词语的能力。
  四、教具准备:
    小黑板、收集有关地名的相关知识、古代爱国名言
  五、教学时数: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万花筒
   1、学生自读,观察并说说生字的特点。
     第一组:炉、烤、烧(左窄右宽)
     第二组热、照、熟(上大下小)
   2、学生自由认读,指名读。
   3、同桌检查认读情况。
   4、学生认真观察每个字的间架结构,然后认真写好每个字。
  (二)我能写
   1、先读句子,齐读,指名读。
   2、交流体会同一个词语在两个句子中的意思。
   3、试着写句子,注意把“微笑”放在不同的地方。
   4、师生互相评议、修改。
  (三)我能读
   1、这段美文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
   2、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出春天的美景?
   3、配乐朗读、齐读、轮读。
  (四)百宝箱
   1、出示“百宝箱”,让学生抽出名人名言。
   2、教师讲解这几句名言的大意,并简介其作者。
   3、指导朗读。注意语速适中,读出重点。四个句子都要读出一中英雄气概来。
   4、熟读后,学生自由地背一背诗句,可以相互抽查。
   5、指名背诵,小组背诵,集体背诵。
   6、检查背诵情况。
   7、把自己平时积累的名言名句背给大家听。
  (五)大舞台
   1、引导学生通过亲自实践或通过图书、网络收集反映风土人情的地名资料、图片。
   2、指导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
   3、查资料或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向当地人了解这些地各的来历或其中的故事,做好记录。
   4、说说这些地名的来历,看谁说得好。
   5、准备开“可爱的家乡”资料展示会。
  (六)作业布置
     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更多的资料。整理归类,出一期《地名风采》,体味创造的快乐,享受成功的愉悦。

  板书设计:
       名人名言: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上一篇:护士妈妈     下一篇:《短文两篇》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