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策略与学习能力提高的语文课程单元小学语文-人教小学语文四年级课本

阅读知识性文本

一、浏览

 

篇名、标题、次标题

 

主题句与摘要

 

斜体、粗体字词、片语

 

图、地图、表、图旁说明文字

 

二、提问

 

根据篇名、标题、次标题提问

 

如果有的话,阅读文后的问题

 

问自己“我阅读后可能学到什么?”

 

问自己“这个主题我已经知道什么?”

 

三、阅读

 

从文章寻找答案

 

重读图、表、图片、粗体字词

 

从文章回答问题

 

比较难读部分,调整阅读速度

 

一次阅读一段,然后,复述

 

四、背诵

 

口头自问,检核自己的理解

 

画底线──标出文章中重要部分

 

摘记笔记

 

记得:以看到、说出、听到、写下,来建构理解

 

五、浏览(回顾)

 

浏览阅读笔记

 

确定能回答所有问题

 

确定能回答文章所有问题

 

从这个小的课程单元,可以看出与以往的教学单元有什么不同?目标不同,这里确定的目标非常明确──帮助学生阅读和理解说明性文章,目标指向阅读策略。学习材料是知识性文本和阅读策略卡,学习文本并非此次学习的目的,用文本练习阅读策略才是真正目的。课程实施的步骤非常清晰,每个步骤教师都要做示范,示范如何浏览,如何提问,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再进行练习。通过“阅读策略卡”我们也可以知道对文本的内容没有做具体的要求,具体这篇说明性文本是什么,不同教师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可以是产品说明书,可以是百科全书中的内容,可以是《昆虫记》中的片断,文本本身在这里显得不重要。这就是立足学习策略的语文课程单元,教材的选择给师生很大的空间,但是教学的目标要求细致而明确。

 

现实的教学,没有以学习策略和学习能力为主线编写的语文课程单元。这就需要教师创造性地使用现有教科书。把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整合,当作语文教学的“材料”,把课文看成是一个单元的一部分,整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学习策略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下面以人教版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的“人物的故事”单元为例,谈谈如何凭借现有的教科书达到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目的。

 

一、单元教学目标确定

 

1.认识本单元的21个生字,理解“信奉、胆大妄为、径自、全神贯注、一丝不苟、气馁、狰狞、贫瘠”等词语。

 

2.通过填写预习单的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练习预习。

 

3.学习透过人物语言、动作描写了解人物的阅读策略。

 

4.了解用具体事件表现人物的写法,能够在习作中有意识的运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