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策略与学习能力提高的语文课程单元小学语文-人教小学语文四年级课本

 

5.继续运用比较的方法,发现不同文章写法上的规律。

 

6.学会确定习作的中心,能围绕中心思想选择材料,写一个“我”所敬佩的人。

 

7.能够通过交流,有意识地积累学习经验,反思学习过程。

 

学习目标指向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和学习策略的生成,对文本内容和情感的规定性不做具体的学习要求。

 

二、单元教学过程实施

 

(一)总体构想

 

整个单元分为五个模块

 

模块一:预习。通过学生自读课文,挖掘学生的自学潜力,达到预习目标。

 

模块二:理解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受到心灵启示。

 

模块三:领悟表达。引导学生体会课文对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模块四:口语交际与习作。将本组教材和口语交际相联系,将读、说和写结合起来。

 

整个单元的学习步骤,由一篇篇课文的教学,转向以课文为载体的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块。

 

模块一 预习

 

教学流程

 

板块一:出示预习目标

 

【设计说明:学习整个单元,学生阅读量加大,预习时感觉无从下手,给学生预习目标,自学起来就会有所依据,避免盲目、简单的只读一遍就算。所定的预习目标从整体入手,先是对整组课文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再借助工具书解决疑难的字词,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初步质疑,为后面得学习做好准备。】

 

板块二:自学本组课文,完成预习单

 

预习单的内容设计

 

一、阅读

 

1.自读单元导语

 

【设计说明:自读单元导语,在导语中获得收获,这是把握单元学习目标了解单元内容最近的渠道。单元导语犹如一个指向标,有了对后面课文学习目标的指引。在进行具体的单元学习前,要了解本单元读写训练的要求。】

 

2.阅读课文的题目

 

看到课文题目你猜到课文内容是什么?

 

【设计说明:根据课文题目进行猜测,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和想象思维的培养。】

 

3.通读课文

 

①我关注的字音和生字用符号标出来。

 

②我解释的重点词语有:

 

③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④四篇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有:我最欣赏(喜欢),因为。

 

⑤找出课文中比较难读通的句子,划分节奏,再读两遍。

 

【设计说明:通读四篇课文,一篇文章里,必定或多或少有些同学们不认识的字,不会解释的词,不好理解的语句。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就要眼、脑、手并用,将预习时遇到的这些问题用笔划出来。如果这些问题书上有注解,那么阅读时可以对照注释,自己弄懂它的意思;书上没有注释的问题,那么就要利用工具书,查一查字典,特别是不要放过那些模糊的字词,似懂非懂的句子。在具体学习课文之前,要对每篇课文的内容有一个把握,对课文中的人物学生在读文后有初步的评价,引导学生阅读写人的文章时,要关注人物的特点。】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