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课标本]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介绍


  2.课后练习紧扣文本,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和学习表达的结合上,学有所得。
  如,引导学生找出表达准确、情感丰富的语句。体会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效果。《草原》课后练习二,引导学生体会比喻句弦在表达上的效果;《再见了,亲人》课后练习二,引导学生体会感叹句、反问句等不同句型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
  如,抓住重点旬段,理解内容,体会表达效果。《威尼斯的小艇》课后有这样一道题:“读下面这段话,说说戚尼斯的小艇有哪些特点,并体会加点词句的好处。”(题目在“有点像独木舟”“像挂在天边的新月”“仿佛田沟里的水蛇”下面加点。)
  如,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时,注意部分与整体的联系,并用适当的方式,呈现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将相和》课后有个题目就是很好的例子:“默读课文,给三个故事加上小标题,并分别说说主要内容,再说说这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
  如,领悟课文布局谋篇的方法,了解选材和表达中心之间的关系。《武松打虎》一课之后安排了这样的思考题:“想一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如,引导学生分清事情的前园后果,学习有条理地表达。在《草船借箭》课后,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再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又如,引导学生联系课文领悟种种写人的方法。《人物描写一组》课后。提示学生:“课文中的一些语句,突出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从三个片段中找一找,读一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材中还特别安排了侧重学习表达的“作家笔下的人”这一组,集中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展示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通过对比阅读,学生会受到很多启发。交流本组语文学习的收获,发现一些读写的基本方法,逐渐养成不断反思的学习习惯。
  感受和领悟读写方法两个方面,供教师教学时参考。编者有意把交流的重点放在读写方法、习惯上,以体现对语文课程特点的把握和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重视。其中涉及口语交际的有:表达要清楚、明白、得体。涉及阅读理解的有:入情入境,体会作者的感情}初步了解剧本和相声的特点:对课文中的人物进行评价,交流自己印象深的人物形象,说出自己的感受。涉及写法的有:写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借景抒情、叙事抒情等方法;刻画人物;把景物和人的活动结合在一起来写等方法,刻画人物;把景物和人的活动结合在一起来写,等等。
  一些单元交流的内容是很宽泛的。如,“儿童生活”这一组,可以交流对课文内容方面的感受,可以交流对课文写作方法的体会,也可以交流在阅读方法上的收获……每次只作简单提示,怎样深入下去,教师要针对教学实际加以引导。有的交流内容可以相对集中。如,“他们让我感动”这一组,语题集中在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不同方法上。这样的编排,是希望学生在大量感情认识的基础上,能围绕某一方面,进行小结、归纳和提升。此外,在本册最后一组的“交流平台”里,还引导学生在各自小结的基础上,交流本学期学习语文的收获,可以涉及方方面面。如学到了哪些语文知识,获得了哪些语文能力,习得了哪些学习方法,养成了哪些好的学习习惯。
  以“交流平台”为凭借,交流学习心得,这既是一个单元读写重点的梳理,又是学习方法的引导,也是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教材的引导下,学习如能长期坚持在反思的基础上交流学习的收获,语文学习必有长进。
  4.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语文学习的需要,“口语交际·习作”的内容、形式又有了一些变化。
  从高年级开始,学生的抽象思维开始逐步发展,生活空间进一步扩大,听说读写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因此与中年级相比,高年级口语交际和习作类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本册口语交际的话题主要有:策划一次与远方的小朋友“手拉手”的活动:讲童年趣事;劝说;讲述一件自己感动的事;演课本剧;就怎样正确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的问题,展开讨论或辩论;讲人物故事;聊聊热门话题。高年段口语交际的安排,不仅内容更加广泛了,而且口语交际技能的训练更全面,兼顾交际和独白两个方面,难度也有所提高。
  习作的编排是这样的:(1)记实作文。安排了三次,在第二组安排写童年趣事,第四组安排写一件令自己感动的事,第七组安排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2)应用文。安排了三次,第一组是写信,介绍了信封的写法,并鼓励学生将写的信寄出去;第三组是写发言稿,教材介绍了发言稿的具体要求和写法,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某种需要写一篇发言稿:在第六组综合性学习中,安排的习作内容是“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教材提供了两个研究报告的范例,要求“讨论一下可以怎样写研究报告,然后分头撰写。”(3)材料作文。安排了两次。在第五组安排了缩写练习,并提供范例,要求学生不超过四百字缩写《草船借箭》或《金色的鱼钩》;在第二组,安排了看图作文,学生要认真观察图画的内容,还要发挥自己的想象。这对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培养都是很好的训练。从以上安排可以看到,更加重视写实性作文,体现了习作为日常学习和生活服务的思想。另一方面,习作的内容、形式更加丰富。
  此外,在“口语交际·习作”的编定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为学生回归常态进行口语交际、自主进行习作,留有更大的创造空间。例如,“口语交际·习作四”,从一则电视公益广告引出话题,启发学生回忆并讲述令自己感动的事,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一件写下来。又如,“口语交际·习作八”,让学生写自己最想写的,用自己最想用的方式写。
  (四)单设“综合性学习”单元,学生策划和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引导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提高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综合性学习单元──“走进信息世界”。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首先提出学习任务──围绕专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快速发展,体会给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并学习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而后,分成两大板块──“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引导学生分步进行综合性学习。在每个板块中,先提出活动建议,再提供若干阅读材料,供师生制订计划以及在学习活动参考、选用。板块一,安排了有关信息传递方式及对人类生活产生影响的五篇阅读材料。这些材料与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不同,就作用而言,在于提供相关资料,使那些师生自己搜集资料有困难的地区、学校,也能读到“保底”的材料。板块二,安排了两篇不同类型的简单的研究报告──《奇怪的东南风》和《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其作用在于通过提供研分报告的实例,使学生能够了解研究报告的基本特点,知道怎样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本单元最后,还对今后如何提高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可行的建议。
  在这样的“大综合”单元里,除了学习的专题和的阅读材料要予以落实外,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步聚、学习成果的呈现等等,师生有相当大的自主权。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培养策划、组织能力,特别是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

  四、各单元教材简说
  第一组:走进西部
  编写意图
  (1)了解西部,热爱西部,立志建设西部(美丽的自然风光,多彩的历史文化,昔日的繁荣辉煌,今日正在开发)。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4)了解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以及借物喻人的写法。
  1.草原──美丽的西部
  (1)感情朗读,培养语感,读出西部的景美和蒙汉人民的情深
  (2)找出重点句,体会草原的景色美,蒙汉人民的情谊深,文章的语言美。
  (3)了解景、事、情交融的写法。
  (4)积累语言。
  2.丝绸之路──昔日辉煌的西部
  一读,抒情背景(教师可结合“资料袋”及教参“相关链接”作简单介绍),疏通文句。
  二读,搞清讲了哪些主要内容(粗知大意)。
  三读,结合课文,联系按集到资料谈感受。
  3.白杨 (建设与奉献青春的西部)
  初读理清线索,读读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再读,抓住爸爸介绍白杨的话和课文末句等语句,了解白杨的特点,体会其中含着的意思,感受连疆建设者的奉献精神。又读,体会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练习读出感情,摘抄语句。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正在开发的西部
  (1)师生交流、老师简介有关西部大开发,特别是有关青藏铁路的情况(“感动中国”集体,可用示意图)。
  (2)初读课文,提出不懂的词、句,进行讨论。
  (3)再读课文,了解学生的疑问,教师梳理后,逐一读文、讨论解决(制服冻土层──不怕恶劣天气──改变缺氧难题)。
  (4)补充阅读,了解谈铁路新进展。
  口语交际·习作一
  口语交际:内容──策划一次活动;形式──讨论
  (1)和谁手拉手?
  (2)怎么联系?
  (3)开展哪些活动?
  ──对象可以是远方的,也可以是邻近的;可以是乡村的,也可以是城镇的。
  习作:写信──说出打算,提出活动的建议;
  注意书信、信封的书写格式。
  回顾·拓展一
  交流平台(1)交流对西部的认认,激发对西部的热爱。
  (2)交流学习《草原》这《白杨》在读写上的收获,鼓励尝试运用景、事、情交融以及借物喻人的写法。
  日积月累 读读背背、不求甚解。
  趣味语文 读背《出塞》,体会由诗变成词的妙趣。
  第二组:永远的童年 
  编写意图
  (1)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更加珍惜童年生活,更好地享受童年生活。
  (2)理解词句,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
  (3)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表达对童年生活的感受。
  (4)丰富语言积累。
  5.古诗词三首
  (1)理解诗句,大体把握诗意,感受童年生活的纯真与美好。
  (2)学习利用注释,借且字词典,联系上下句,理解词句。
  (3)读诗词,想画面,练习将诗词改写成短文。
  (4)背诵课文,默写《牧童》,丰富语言积累,激发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
  6.冬阳·童年·骆驼队
  本课是作者为《城南旧事》写的序,可以结合“资料袋”,可播放电影有关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初读,交流知道课文都写了什么。而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加以梳理,知道都是围绕骆驼队写的,写了怎么样看骆驼咀嚼,怎样和爸爸谈骆驼脖子上挂的铃铛,怎样想为骆驼剪毛,怎样好奇地问夏天骆驼到哪儿去了……
  再读,抓住重点句,体会字里行间传达的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领悟围绕对骆驼队的加快,表达真情实感的写法。
  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朗读课文,准确表达作者对童年的留恋与怀念之情。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喜欢的部分,抄写喜欢的语句。
  有条件的推荐学生读《城南旧事》,或观看同名电影。
  7.祖父的园子
  和《火烧去》一样,节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
  要让学生完全自主地阅读,由读懂写了什么,到读出“我”在园子里的心情──自由、快乐、幸福,特别要毛出那心灵自由的快乐,并引导学生认识到祖父的园子不仅是童年的乐园,而且是学习的课堂。在交流的时候,可以交流读懂了什么,可以交流对词句的理解,可以交流是怎样有感情诵读的,还可以联系自己的童年生活读读感受。有条件的,可以找来《呼兰河传》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