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木(末 林 焚 森 休 集)小学语文-人教小学语文五年级课本

 

瑞典汉学家 林西莉 译 李之义

 

“木”字没有任何叶子,只有干和枝。在冬天的天空下树黑乎乎地站着,没有任何美感。一种单调但真实的形象。

 

“木”字能组成很多合成字。有时候会出现莫名其妙的形式。不管怎么样都是“木”,“木”字上面加一横就成了“末”,意思为“树尖”“树梢”,转意也有“结尾”“细末”“粉末”的意思──这是最后唯一留下的。

 

“独木不成林”,这是一句中国成语。这是对“林”字的绝妙解释。

 

“林”与“火”组成“焚”字。是一场森林大火或者是对刀耕火种时代的记忆吧?可能是这样。但是“焚”字在很多与狩猎有关的卜辞里使用。因为人们经常在森林里放火,把隐藏在里面的鹿、野猪和其他猎物轰出来──这是在世界很多地方都用过的一种古老的捕猎方法。

 

三个“木”组成“森”,阴森、繁密的树林。

 

一个人靠在树旁边。可能要乘阴凉。其意为“休”。

 

一棵树上有一只鸟意为“集”。猛一看显得有些奇怪──自己跟自己怎么能“集”呢?但是根据一些专家的意见,这个字最初的意思为“过夜”,如果这样解释的话,这个形象马上就清楚多了。考虑到造字时的实际情况,这个字还是不错的。如我们看到的那样,黄河流域古老的中心地带的大部分鸟类是鸡类鸟,在树枝上睡觉,喜欢集群。因此“定居”的含义逐渐也有了“集”的意思。为了使这个字变得更清楚,人们又加上几只鸟,这种字形保持了很长时间。但是现在多余的鸟不见了,原来那只鸟仍然站在树枝上睡觉。这个字也用于“集中”“结集出版”和“文集”等。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