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小学语文-人教小学语文四年级课本

 

  【设计意图:此环节,以过渡语巧妙地将学生的目光聚焦到老汉的身上,引导学生用心灵与文本对话,感受老汉的高大形象。通过反复的引读,让学生的心间溢满对老汉的敬仰之情,一个像山一样高大的、巍然屹立的老党支部书记的形象就树立起来了。】

 

  四、再读课题,探究课题深意。

 

  1.文中谁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最深?(老汉)为什么文章要以“桥”为题?

 

  (还能用什么做题目?)

 

  2.学生自由发言。

 

  3.让我们用自己的话来赞美老汉,并尽量用上“桥”字,好吗?

 

  如:(1)“老支书,您是村民们跨越死亡的生命桥啊!”

 

   (2)“老支书,是您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永不坍塌的桥!”

 

  【设计意图】为了深化主题,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赞美老汉,敬仰之情溢于言表,一个高大的共产党员的形象将永远定格在学生的心中。

 

  五、启发想象,寄托无限哀思。

 

  1.师:就是这座山,敢于同无情的洪魔作斗争,将村民们送上了跨越死亡的生命桥。然而,令人痛心的是,洪水吞没了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只留下一片白茫茫的世界。来,同学们,捧起课本,满怀哀思与崇敬齐读课文结尾部分24-27自然段。

 

  2.生齐读“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3.练笔(屏幕出示祭奠画面,音乐起)

 

  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这位肝肠寸断的老母亲,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泪眼朦胧之中,她看见了泪流满面的乡亲们,却看不见老伴清瘦的脸颊;她听见了人们嘤嘤的哭泣声,却听不见儿子深情的呼唤;她看见了——,却看不见——;她听见了——,却听不见——,请同学们拿出小练笔,接着往下写。

 

  4.交流:

 

  生①:她看见了缓缓流动的小河,却看不见老伴忙碌的身影;她听见了小河潺潺的流水声,却听不见儿子爽朗的笑声。

 

  生②:她看见老伴仿佛站在水中微笑,却看不见老伴贴心的关爱;她听见了小鸟的啼叫,

 

  却听不见儿子亲亲热热地叫一声“妈”。

 

  生③:她看见了那冲垮的木桥的残桩,却看不见老伴过桥时坚实的背影;她听见了哗哗的流水声,却听不见儿子真心的问候。

 

  生④:她看见了________________,却看不见____________________;她听见了______________,却听不见________________

 

  ……

 

  5.总结:是啊,她看见了许多许多,唯独看不见两个至亲至爱的人;她听见整个村庄都呜咽了,唯独听不见那两个最最熟悉的声音。但,此刻,我们分明感受到有一座桥已经架在了老汉与人们之间。那就是:生命桥、爱心桥、责任桥

 

  6.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座座为我们架起生命桥的英雄们吧!请看98抗洪《为了谁》

 

  【设计意图:读写迁移,顺势而导,情感渲染,笔触情发。要做到这些,有感情的朗读必不可少,引导读出感情不可或缺;启发想象,总结升华,印象深刻,引起共鸣。】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