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常春藤叶》语文学习资源

教科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一版块:解题
  《最后的常春藤叶》讲述了老画家贝尔曼为了鼓励贫病交加的青年画家顽强地活下去,在风雨之夜挣扎着在墙上画了一片永不凋零的常春藤叶。他为此杰作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青年画家却因此获得勇气而活了下来。歌颂了艺术家之间相濡以沫的友谊和苍凉人生中那种崇高的艺术家品格——舍己救人。这篇小说,表面上看像一泓静静的秋水,水面上却拂过一丝透骨的寒意。读着它,就像乘着一叶小舟从秋水上划过。但是,当我们弃舟上岸,再来顾盼这秋水时,才发现在它的底层,奔涌着一股股汹涌的波涛,这涛声撞击着你的心弦,拍打着你的肺腑。贝尔曼,这位在美术园地辛勤耕耘了几十载却一无所获的老艺术家,凭着他博大的爱心,用他的生命为代价,完成了一幅不朽的杰作。通过对这篇小说的情节讨论、形象分析,我们对贝尔曼也怀有深深的敬意,苏艾的细心关怀又使我们感到一阵阵暖意,如何做一个大写的“人”,贝尔曼用生命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又应该如何回答呢?

  第二版块:相关资料
  1.欧·亨利(1862-1910),美国作家,以其作品的巧妙构思和幽默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赞誉,成为美国独树一帜的杰出短篇小说家。欧·亨利一生穷困潦倒,接触过多种多样的人物,掌握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他尤其善于描写美国社会尤其是纽约百姓的生活。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外;又因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富于生活情趣,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他的佳作常能在鞭挞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之余,引出人们“含泪的微笑”,抚慰受创伤的小人物的心灵,因而深受读者的欢迎。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其代表作为《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
  2.小说的主人公到底是谁?
  主人公评判的标准,不应单纯看作者笔墨的多少,而应看其在全文中是否具有典型意义,性格发展是否直接推动情节的逆转,是否对主题思想的表达具有关键作用。本文的主人公应是贝尔曼先生。作品集中写他的只有两处:初见贝尔曼时,作者通过外貌描写告诉我们,贝尔曼是一个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牢骚满腹、郁郁不得志的老画家;又通过语言描写,当他得知琼珊的病情和“白痴般的想法”后,“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写出他的善良和同情心。再见贝尔曼时,贝尔曼已经身体虚弱,病了两天就去世了。贝尔曼是因为冒雨画最后一片叶子,得了肺炎而去世的。他的崇高爱心、自我牺牲精神由此得到了展现。我们看到了贝尔曼平凡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爱心,虽然穷困潦倒,却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作者借此歌颂了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珍贵友情和普通人的心灵美。
  3.文章如此悲惨的结局为何用幽默的语言?幽默是欧·亨利作品主要的艺术特色。他以沉郁的人生为基础挥动幽默之笔。他的幽默中隐含着无可奈何的悲哀,使读者在凄然一笑后反思深沉。幽默的语言让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作品更成熟深刻,浑然天成。
  4.破折号的作用。
  (1)表注释。
  (2)表意思转折或转换。
  (3)用于标明语意递进,破折号后面的比前面的递进一层。
  (4)用于标明因果关系,破折号后面的是原因。
  (5)表语言、语音中断、停顿和延长。
  (6)用于副标题前,表示对正标题的解释和补充作用。
  (7)用于总结上文。

  第三版块:补充阅读
                    红樱桃

  汽车越过一座山,盘旋着绕到山脚,一座依山傍水的小城出现在眼前。小城的建筑物错落有致,在夕阳映照下,像一幅油画。
  朋友说:“这还不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我们只是从它的身边路过。”
  “买樱桃!买樱桃!”清脆的叫卖声来自路边几位衣着朴素的年轻妇女。隔着车窗,我看见她们两只手各提一小筐垒得满满的、红得透亮的樱桃,朝我们的车子跑来。
  “买樱桃!买樱桃!三元一筐,五元两筐。”
  她们的身后还跟着她们的孩子。小姑娘双手把筐举在胸前,很费力的样子;小男孩儿则两只手各提一筐,脸涨得通红。
  孩子们也跟着喊:“买樱桃!买樱桃!”声音尖尖的,嫩嫩的,不但脆,而且还甜。
  我们将车靠边停下,十多筐樱桃举到面前,一样的红,一样的鲜,一样的让人喜欢。
  我的儿子要了一筐小女孩的,妻子要了一筐小男孩的。一家人买了两户人家的樱桃,却只收两筐合卖的钱。小女孩儿捏着钱兴奋地朝大人跑去,小男孩儿一蹦一跳地在后面跟着。
  车一启动,我们就开始吃樱桃了。
  “哎呀,你们看,这颗樱桃好奇怪!”儿子突然惊呼起来。
  我接过仔细一瞧,原来是一颗红玛瑙做成的仿樱桃饰品。
  妻子也惊叹:“太漂亮了!”
  朋友说:“这一定是哪位摘樱桃的姑娘不小心弄丢在筐里的,应该是一对儿,再找找,看看筐里还有没有。”
  “丢失一只已经够人家姑娘伤心的了。”我说。
  儿子红着脸向司机恳求道:“叔叔,请你把车开回去,我们把这颗‘红樱桃'还给人家好不好?”
  回到我们刚才买樱桃的地方,车还未停稳,又围上来一群卖樱桃的。
  “买樱桃!买樱桃!”声音甜甜的、脆脆的。
  我仔细辨认着,哪两个才是先前卖给我们樱桃的小孩儿呢?
  儿子大概也没有认出,干脆举着“红樱桃”站在路边,怯怯地叫道:“谁家丢了‘红樱桃'?”
  看到这仿樱桃饰品,一瞬间,七八个男孩儿女孩儿像商量过一样,一起围上来,笑着嚷道:“抛上去,抛上去。”有的抓我儿子的胳膊,有的抱他的大腿。儿子挣扎着问:“你们这是干啥?”我多次到过边远山区,知道这是他们对初来乍到的外地人表示友谊的特殊礼节,便喊道:“儿子,不要怕,这是他们欢迎我们呢!”
  “一、二、三!”他们齐喊着。
  儿子被他们抛到空中,接住,又被抛到空中。有人在边上呐喊助兴:“抛上去!抛上去!”接连抛了三次,他们才将儿子放下来。
  这时候,有位年过花甲的老人来到我面前鞠了一躬道:“尊贵的远方客人,请留来参加我们的樱桃节篝火晚会吧。”
  老人说:“我们每次篝火晚会的特邀嘉宾都是采用这种特别的方式邀请的。谁拿到我们的玛瑙樱桃,谁就是我们的贵宾。”
  儿子见我犹豫,上来拉着我的手嚷道:“答应老爷爷,留下来吧!”
  朋友也说:“我就是想领你们一家人,到这里来感受感受。”
  我望了望妻子,她笑着点了点头。
  这个“五一”长假,我们过得格外舒心——都是因为樱桃!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