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点关门》教学设计之一

沪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自学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举手之劳、儒雅、沉吟”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能举1、2件生活中“举手之劳”之举给人们带来方便欢乐的事。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理解“生活就是这样,当你在为别人行善时也在为自己储蓄幸福。”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点:理解“儒雅、沉吟”等词语的意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生活就是这样,当你在为别人行善时也在为自己储蓄幸福。”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读好课题。
   1、板书:关门
     关门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动作,我们可以在这个词语前加上哪些形容词?
   2、不同的形容词表达的情感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25课的课题就是《轻点关门》。板书:轻点
     “轻点”体现出的是邻里间感人的真情,让我们再来读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线索。
   1、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叙述,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事情发展过程中的三个时间段。
   2、学生交流,理清层次。
     板书:搬进新居不久
        接下来的日子
        一年以后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这三部分内容分别讲了什么?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每部分的意思。
    (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我们搬进新居不久,一楼的李先生夫妇登门请求我们出入单元防盗门时轻点关门,因为他们的父亲心脏不好受不了重响。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发现楼里的人们都是轻手轻脚地关门,原来大家都受了李先生夫妇的拜托。一年以后,这对夫妇又受老父亲临终嘱托挨家挨户给邻居们叩头、鞠躬,感谢多年来大家对他们父亲的照顾。我为此感慨万分。
  三、学习课文,品读词句。
  (一)学习第一部分(第1-3节)
   1、轻声读第1-3节,摁响门铃的这对中年夫妇给作者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
   2、板书:儒雅
    (1)读这个词语。
    (2)说说“儒雅”的意思。(举止优雅,知书达理的样子。)
   3、从文中对这对夫妇言行举止的描写上来看,他们确实举止优雅,知书达理。请你找到相关的句子,结合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来说说他们给你的印象。
   4、学生交流学习。
    (1)在疑惑中,那男子介绍说,他姓李,是一楼的住户,特地上来向我们祝贺乔迁之喜。
     ● 李先生是怎么说的呢?请你用第一人称来叙述他的话。
    (2)李先生连忙摆手:“不麻烦了,不麻烦了,还有一件事情要请你们帮忙。”
     ● 从“连忙、请、帮忙”等词语中,看出李先生言行中的儒雅。
     ● 指导读句。
    (3)李先生道:“以后出入单元防盗门的时候,能不能轻点关门,我老父亲心脏不太好,受不了重响。”说完,静静地看着我们,眼里流露出一股浓浓的歉意。
     ● 他的眼里为何有歉意?(他们为自家的事给邻居添了麻烦而不安)
       他感到不安,所以——静静地看着我们,耐心地等待着我们的答复。
     ● 指导读句,读出抱歉的语气。
     ● 一次轻点开门容易,但是天天如此,时时做到就有困难,我——沉吟了片刻。
      理解“沉吟”。(注意“吟”的右边是“今”)
    (4)李太太解释道:“其实我们也不喜欢住一楼,既潮湿又脏,但是老爷子腿脚不方便,而且心脏病人还要适度的活动。”
      听了李太太的解释,我是怎么想的?
      板书:孝敬老人感动
      “我”被夫妇俩孝敬长辈,知书达礼的儒雅品行和诚恳的请求打动了。
    (5)两口子千恩万谢,弄得我们挺不好意思的。
      理解“千恩万谢”,体会他们对邻居的感激,一谢再谢,知书达理。
   5、师生分角色朗读第1-3节。
  (二)学习第二部分(第4节)
   1、引读第4节。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发现——(生读)这一切都是受——(生读)
     板书:拜托邻居
   2、邻居们应李先生的拜托轻点关门,让我感受到了——(邻居间的关爱、体谅……)
     板书:感受
  (三)学习第三部分(第5-6节)
   1、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有天晚上,李先生夫妻又摁响了我们家的门铃,交谈之后,我不禁感慨:
    “轻点关门只是举手之劳,居然换来了别人如此大的感激,真是想不到也担不起啊。”
    ● 指名读句子。
    ● 理解“举手之劳”。
    ● 句中“如此大的感激”指的是什么?
      出示句子:有天晚上,李先生夫妻又摁响了我们家的门铃,一见到我们,二话没说,先给我与妻子深深地鞠了个躬,半晌,头也没抬起来。
      读句子。此时此刻,李先生夫妇的心情是怎样的?
      板书:感恩他人
   2、李先生受父亲之托,向邻居表达感恩之情。李老先生的交待是——
     非常感谢大家这些年对自己的照顾,麻烦各位了,要儿子见到年纪大的邻居叩个头,年纪轻的,鞠个躬,以表示自己对大家的感激。
    ● 大家这些年的照顾就是——轻点关门。
    ● 表达感谢的方式是——见到年纪大的邻居叩个头,年纪轻的,鞠个躬。
      所以当李先生夫妻见到我们时——(生再读句子)。
    ● 当李先生夫妻来到年纪大的邻居家时,会怎样做呢?请你发挥想像,具体描述一下他们的言行。
   3、这份感情如此之大,李先生是挨家挨户登门道谢,见到——(生读:见到年纪大的邻居叩个头,年纪轻的,鞠个躬。)在我心中——(生读:轻点关门只是举手之劳,居然换来了别人如此大的感激,真是想不到也担不起啊。)
     李先生夫妇的致谢令作者感慨万分。板书:感慨
   4、作者也由此想到——生活就是这样,当你在为别人行善时也在为自己储蓄幸福。
    ● 联系课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为别人行善”指的是“轻点关门”,“为自己储蓄幸福”就是得到别人的感谢。
    ● 齐读句子。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小结板书。
    师:在搬进新居的一年间,作者从轻点关门这个简单的举动中感动于李先生夫妇对老人的孝敬,感受到邻里间彼此关心的真情,更感慨于——生活就是这样,当你在为别人行善时也在为自己储蓄幸福。
  五、作业布置
    联系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说说哪些“举手之劳”的事既为别人行善,又为自己储蓄幸福,请写出你做过的举手之劳的好事。
    作业设计理由:结合课文,让学生拓展思维空间,挖掘更多的写作素材。同时,继续锻炼培养学生将一件事情写具体的能力。

  板书:
                 * 25 轻点关门
                    李先生夫妇     我
            搬进新居不久  孝敬老人      感动
            接下来的日子  拜托邻居      感受
            一年以后    感恩他人      感慨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