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一棵树》教学设计之二

语文A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正确认读“炙”“丫”两个生字,掌握“黙”“聊”等八个生字,自主积累词语;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小组讨论,感知树的精神品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趣,在对自然的观察、体会与思考中,感悟自然。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歌的意境,感悟诗歌的语言与形式美;
   2.体会“心里想着树,自己就会像树,天天向上,长高长大”所包含的意思。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看到课题,大家有怎样的想法呢?学生自由发言。
  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指名读课文,问:读了诗歌知道了什么。(教师指导学生正确认读生字的读音)组织学生讨论,谈谈对课文的初步了解。
    课文共有几个小节?每个小节分别讲了些什么?
    词语解释
      炙热:像火烤一样,形容极热。
      雅量:宽宏的度量,诗中指大树的无私奉献。
      姿态:一是姿势、体态,二是态度。(课文既描述了大树的样子、体态,也暗示着大树宽宏的气度。)
    指导学生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出树的特点。
    教师板书:沉默、姿态、雅量、幽默。
  联系生活,理解课文,感悟诗境
    诗歌的语言非常有讲究,虽说是简单的几个字,却能引发读者的无限遐思。下面请大家仔细品味诗句,是否也会让你有些想法。(提示:“沉默”“姿态”“雅量”“幽默”)我们人应该学习树的那些优秀品质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归纳总结:默默无闻、脚踏实地、刚正不阿、顽强不屈、无私奉献、乐观向上。
  课堂练习
    抄写生字新词;
    朗读课文;
    填空:
  大树常常是(   )寡言,它(   )挺拔,不怕(    )的太阳,有甘于奉献的(    )。有时候它也很(    ),悄悄和你开个小玩笑。
  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并背诵;抄写生字并解释。

  【板书设计】
                          想当一棵树
                         沉默
                     树   姿态   天天向上
                         雅量   长高长大
                         幽默

  【教学反思】
  《想当一棵树》教学目标基本完成,学生能够从诗歌中找出有关树的品质的词语,并且能够联想到我们人应该学习树的相关优秀品质,如:默默无闻、脚踏实地、刚正不阿、顽强不屈、无私奉献、乐观向上等。不足的是,由于时间过紧,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句子“心里想着树,自己就会像树,天天向上,长高长大”没有进行着重分析,那么,只有在下节课的学习中再进行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