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溪流

北京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记金华的双龙洞》:
    出金华成大约五公里到罗甸,过了罗甸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叶圣陶老先生的这篇文章不知给金华的双龙洞做了几十年的广告了。虽然我们祖国大地上比这更美的溶洞不知多多少,描写更美、更符合孩子读的溶洞文章不知多多少,但全国的孩子还是只能好好地在教材编者的安排下和叶圣陶这位“老人教”一起游一游这“金洞”。
  洞还没到,所以先“游”溪流吧:“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这溪流可奇呢!首先,不知其大小,是尺把宽还是丈来宽?只有“时而宽,时而窄”之说。其二,不知如何流,顺山涧而流还是顺公路而流?只知“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从“公路盘曲而上。……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可见路是渐渐高了,可还能感受到流水的缓急,还能听到调子,看见流源,可见溪流是顺着公路从山上“盘曲而下”地流下来的。如此,此溪流当属公路边尺把宽的排水沟也!公路边的排水沟能成为“溪流”,真是学这课以后的另一收获。
  如若不是顺公路边而流的排水沟,那随着渐高的山势,如何听到流水的“调子”?
  声明:扯蛋同学生们一样,从未去过此洞,对此溪流的见识纯从对此文的理解而来。
 
上一篇:映山红和杜鹃     下一篇:“杜鹃”和“映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