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之二

北京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生2:我补充,每一片绿叶上都有新的生命在颤动,就想起刚才所说的寄托着鸟的希望,还有这样就体现出榕树非常有生命力的感觉。
  师:我相信,这句话大家都有很深的感觉,我们一起把它读一读。(生齐朗读。)
  师:学完鸟的天堂你们最想说什么呢?把你最想说的话写在题目旁边。请几位同学上来写。最后有感情的读出自己写下的话。(几位同学板书,其余生认真地写)
  师:哪些同学在这节课上没有机会发言的,请举手。让我们先把机会留给他们。
  生:鸟的天堂不愧是鸟的天堂!
  师:能不能用你充满激情的语言来说一说呢?(生再读)比刚才好多了,有些同学已情不自禁的给了掌声。
  生1:鸟的天堂真的是鸟的天堂,它舒适、安全、还有农人的保护。
  生2:鸟的天堂榕树茂盛,众鸟纷飞的场面是我生平第一次所见,我深深地被它所吸引。
  生3:是大榕树给予了鸟儿快乐,是大榕树给予了鸟儿生命,它是鸟儿赖以生存的家园。
  师:很有感情,声音也很动听,而且还用上了排比的句式。真好!
  生:天堂是美丽的,天堂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堂是纯洁的,天堂是温馨的。
  师:鸟的天堂确实是我们温馨、美丽、舒适、快乐的家。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如果有机会的话,你们可以亲自去广东省新会县天马村实地考察一番。

  教学评析:
  (以下方晓敏简称方,郑铮简称郑)
  方:这节课是我校在开展增强语文课堂活力之后较为成功的课例。在此谈以下几点感受,首先,老师在课堂上比较注重学生的课堂生活即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在课堂上较为多次的出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场面,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就更加有利于老师、学生拥有新的发现。因此,我们经常在课当中看到老师经常会有惊喜,学生身上经常会有闪光点出现。
  郑:教改这几年我发现其实不仅是学生在发生变化,老师也在发生变化。如果用一个栏目来形容的话,他更像是实话实说。老师就像是主持人和观众进行平等的沟通,甚至有的时候直接把话筒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来唱主角。有时你会发现他们比你原先设想的讲的还要好。
  方:我的第二点感受是:这节课非常注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和感受。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个性品质,那么在课堂如何体现学生的这种个性反映呢?如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呢?我记得一位教育家曾说过:"阅读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因此,学生在阅读中不是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的创造发现,这一点在这节课上做得很不错。
  郑:我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个千个哈姆雷特",其实,学习也是这样。在对一篇文章感悟的过程中,也会因为他们的想法不同,所表达的内容也有所不同。比如,课前我让学生对文章提出很多问题,课上让他们来解决。这时就出现了相同的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相同的见解,这样思想与思想之间的相互撞击,就有了火花的产生,也就更让人有以外的惊喜。
  方:我还有一个感受就是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往我们的老师常常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受,而这节课则没有这样的感觉。老师在课堂上不仅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更是阅读活动的促进者。
  郑: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应该就是一种平等的关系,不应该是一种高高在上,似乎在统领他的臣民。教师只有以平等的态度和学生进行互相交流,这样,学生才会很愿意把他们的想法、观点说出来。不至于担心自己是不是说错了,会受到老师的批评。
  方:看来营造一种平等的氛围,能够有利于孩子实话实说,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情感。这节课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很重视孩子兴趣的引导。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导向在这节课中也处理的较好。
  郑:平时教学中我就是让孩子们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这样孩子们就能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把握读书的侧重点,并不是把老师的意志强加给他们。这样也更有利于学生思想的表达。
  方: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了,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我想谈谈这节课不足的地方。第一个在引导孩子读得过程中,读得形式还不够丰富,不够多样,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读当中去感悟课文内容。如果有更多的读的形式的话,会更好的引发学生的兴趣及对课文的理解。
  郑:这也是我在平时的工作中非常困惑的地方。怎么让孩子的朗读水平进一步的提高?其实,朗读水平提高了,学生对文章的领悟也就加深了。朗读水平的体现也表示着他们对文章的理解。
  方:另外,这节课还可以多留一些时间给孩子们进行问题解决。
  郑:当时老想着,我后面要上什么?要如何完成设计的环节?因此把孩子们说的时间压缩了。其实,想想应该让他们尽情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更有利于他们对文章的理解。
  方:希望今后你能朝着这方面继续努力,也祝愿你的课越来越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