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孩子一个真实的世界

浙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前些日子,听一位老师教《赶花》,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现象,引起我的思考。

  这节课讨论的中心问题是学生提出来的:为什么说养蜂人的生活“这样的艰辛,而又这样的充满诗情画意”?课堂上学生的思想相当活跃,不时有一些出人意料的发言。对两位学生的发言我印象特别深:在讨论养蜂人生活的艰辛时,一位学生提出他们可能被乱罚款;在讨论诗情画意时,另一位学生认为养蜂人四处奔波是为了挣钱致富奔小康。也许是这些话题太敏感,也许是觉得很难评价,老师对这些发言不置可否。

  童言无忌,童言纯真。我觉得这两个学生的发言虽然简单,却有价值,因为它们说的是真话,反映的是真实的世界。事实上,养蜂人生活的艰辛既有自然环境的不利——风霜雨雪频相侵,路途遥远多坎坷,也有人为的灾难,比如在当今这个法制尚不健全的社会,冷不防就被那些地方一霸罚了款。这位学生的发言表现出他对养蜂人艰辛生活的理解比别的同学深,对“乱罚款”一类违法现象十分反感,他拓展了“养蜂人生活的艰辛”的内涵,而且对社会现状具有正义感。另一个孩子说的更是大实话:养蜂人到处赶花固然可以领略花海的绚丽多姿,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但最重要的动机恐怕不在审美而在功利——挣钱养家,发财致富。按照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分析,人最低层次的需求是为了温饱,然后才有精神上的追求。那种连最低生活标准都无法达到却在欣赏高雅艺术的故事,只是文人的一厢情愿。当今时代,挣钱养家、发财致富奔小康,是被社会普遍认同的积极正确的价值取向。生活饱暖又有花看,这才是“诗情画意”。所以,我以为应当给这位学生的理解充分的肯定。

  鲁迅先生曾经批评他所生活的年代里的文学是一种“瞒和骗的文学”,而且认为这种“瞒和骗的文学”决不能久长。对待今天的儿童,我们要讲究教育的艺术,采用他们能接受的方法进行教学,但不能采用瞒和骗的方法,因为儿童总要长大,总有一天他们会知道事实的真相。早些年有首流行歌曲唱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接下来便是“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我觉得正是对我们那些被关在教室里长大的孩子的忠告。如果我们不告诉孩子真相,不告诉他们这个世界还有不如人意的地方甚至丑恶的一面,他们一旦离开学校面对真实的世界便会觉得手足无措,无所适从。所以新课程的一个重要取向就是“基于学科,超越学科,面向真实世界;始于课堂,走出课堂,融入复杂社会”。告诉孩子一个真实的世界,告诉孩子事实的真相,是为了他们长大能适应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并且以不变的真诚去迎接人生的风雨历程。

  当然,我们在告诉孩子真实世界的同时,也要告诉他们怎样正确观察和认识社会:办法总比困难多,坏人总比好人少,这个世界还是光明和美丽的,而且我们坚信“明天会更好”。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