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学设计之十五

老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理解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感受草原的特点。
   2、理解“一碧千里、明朗、云际、翠色欲流“等词语在文章中的意思。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理解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感受草原的特点。
  学情分析
    进入四年级以后,开始培养学生自学和质疑的学习习惯。因此在教学《草原》时候,我采用抓住关键词,采用各种各样的朗读形式引导学生感受草原的自然美,放手让学生去自己寻找,自己与文本对话,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然后再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用运用。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激发情感
    师:(播放歌曲《天堂》),同学们,听过这首歌吗?
   (1):好,你来说!真聪明,对这就是腾格尔先生演唱的《天堂》,在他的心里,故乡的草原就是最美的人间天堂。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草原吗?说说你心中的草原。
   (1):来,你说!牛羊成群,看来,看来你在草原上与牛儿羊儿度过了快乐的时光。
   (2):好,把机会留给勇敢的你!你从风里感受到了草原的温柔,是个会感受的孩子。
    师:这次的谈话真愉快!相信每个同学的心里都藏着一个与众不同的草原。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堂。现在我们赶紧去看看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是不是你心中的天堂吧。(板书课题:草原)生读。
  二、抓关键词,感受辽阔
    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这是一片怎么样的草原,画出你觉得最美的句子。
   (1):来,你说!你今天的积极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一片辽阔的草原,你从哪里看出来?
   (2):这个句子确实美啊!你抓住“明朗”这个词,让我们见到了高悬的白云,一望无际的蓝,辽阔高远的天,读出这种辽阔高远的美来吧。
   师:作者为什么说草原的空气是“清鲜”的,如果我们把“清鲜”换成“新鲜”好吗?
   (1):你觉得好,因为“新鲜”和“清鲜”是近义词,都能表达草原的美。谁有不同的想法?
   (2):你觉得不好,因为“清鲜”让你感觉到空气中有风和青草的味道,这更能让人觉得身临其境。深入的见解,你现在已经身在呼伦贝尔草原了,尽情表达你对草原辽阔之没的惊叹吧(生读,板书:辽阔。)
   师:这个自然段中还有哪里能让人感受到草原的辽阔这美的?
   (1):从你的回答中,老师感觉到你对中国画还有深入的研究呢!“翠色欲流”是什么意思呢?
   (2):就像你说的,就是因为草原如此辽阔,那无边的绿色才会好像要流动起来一样。“云际”呢?又让你感受到什么呢?
   (3):来,你说!哦,云际是云边,写出了天的辽阔。天的辽阔衬托了草原的辽阔。你的回答真是诗情画意啊。
   师:同学们,这么辽阔壮美的草原,让老师不禁想起那首北朝民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你们也感受到了吧,面对着草原,我们一起去领会这种带着独特中国风韵的辽阔之美吧。
  三:品味碧绿,学会运用
   师:这还是一片怎么样的草原?那个句子更能让你觉得写出了草原的美?
   (1):我们把机会留给新来的同学。来,你说,“一碧千里让你感觉到这是一片绿得很美的草原,你的回答让老师了解到你也是一个善于想象的孩子啊!那你是怎么理解”一碧千里”这个词的?
   (2):哦!你是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的,“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能让人感受到草原除了绿还是绿。
   (3):你再说,原来你是通过抓住课文中的比喻句理解的。文中把草原比作“无边的绿毯”确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草原一碧千里的特点。
   师:面对这既辽阔又碧绿的大草原,老舍先生此时的心情怎么样?你从哪里看出来/
   《草原》片段教学设计《草原》片段教学设计《草原》片段教学设计(1):从句子中的两个“既……有……”你可以感受到作者已经完全沉醉在草原的美中了。很好。你抓住文中的关联词去设身处地体会作者的情感,这点很值得大家学习。那现在你用“这种境界,既又”来表达一下你自己对草原没的惊叹吧。
   (2):你来说,你的回答真巧妙。想仰天长啸说明草原的辽阔感染了你,立刻静下心来可以看出你非常珍惜这如画的草原美景呢。请带着自己得情感读一读这句话吧。
   师:文中的哪里还让你感受到作者对草原之美的陶醉呢?
   (1):你抓住了句子中一个很重要的词语,“回味“这个词说明作者把大牛和骏马都当成了人来写。其实真正在回味草原呢的是作者,也同样写出了作者对草原之美的沉醉,读出你的沉醉来吧。
   师:同学们,在这节课的最后让给我们再一起沉浸在这如诗如画的草原美景中,一起感受老舍先生对草原的留恋与赞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