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访友》教材理解


  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早晨,好清爽!(大自然是美好的,只有你出了门才能体验得到。“就”,这里有“马上、即时、一下子”的意思从全文看,这是夏季,闷热的屋子中走出来,与微风撞个满怀,是怎样的清爽?再加上嗅到含着露水和栀子花清香的气息,怎能不爽?作者在这里用了一个“撞”,冲撞、撞墙、相撞,意思是冲打、碰击,这可不是好事情。但是,作者在这里用“撞”,用的是意思是“相遇”了,而且,“满怀”都与微风相遇了,这倒是内心渴求的事情了。)
  不骑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作者这里连用了三个“不”,然后用了一个“就”,这里的“就”与前面不同,是“只是、仅仅”的意思,三个“不”与一个“就”对比起来,强调了“好心情的唯一”。这段话,都是短句,一个核心意思是“独自”,除了自己内心装的东西,什么都不带,而且作者不想遇到任何他人“三不一就”,还要选择“幽径”,这是怎样的一个“独自”的追求啊。)
  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度过对岸,滚滚水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水中的那人影、鱼影、月影。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就。
  (联想,是作者在本文运用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看到老桥,作者想到了德高望重的老人。想到了时光变迁,物影变化,唯有老桥依然如故。老桥怎么可以德高望重?几百年了,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这不是德吗?永远无私的助人,这不是德高吗?几百年了人、鱼、月,波光、岁月、泡沫,都见证着老桥的无私助人之德,能不让这世界的所有生灵都感动吗?这样的老桥,怎能不成为作者的老朋友?这是作者内心对做人的追求啊!
  在这段话中,作者选用了以“三”代多的写法。“人影、鱼影、月影”,没有别的影子?有,但是作者没写,而你能读出来;“岁月、波光、泡沫”都在变化,没有别的在变化?有啊,但是作者没写,只选了这三样做代表。这是“以三代多”,两个句子,每一句对事物特点的介绍用词格式一样,形成了语句的结构工整之美,读起来节奏分明的很。)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每一株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棵树都在望着我。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胳膊变成树枝,我的血液变成树汁,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除了老桥,山林中的一切,都是“我”的朋友:鸟儿、露珠、每一棵树。作者怎么不写鸟儿、露珠、每一棵树木都欢迎我的到来?不,这样,就没有了每一种事物给“我”的独特感受了:鸟儿是鸣叫的,那声音在呼唤我;露珠是发光的,所以是交换眼神;树木是翠绿的,所以是“送来无边的青翠”,作者这样写,在表达着每一种事物成为我朋友的独特方式。
  因为是无边的翠绿,因为每一棵树都望着我,所以,我陶醉在其中,产生了神奇的相象,身体的每个部分都变成了树,这就是陶醉,全身心的融入到森林之中。全身心陶醉在大自然中,是怎样美妙的情形啊!)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的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淘气的云雀,你叽叽喳喳的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如果说是一首乐曲,前面那的陶醉,旋律是舒缓的,而到了这里,节奏开始紧凑、加快。你听,“你好、你好、你好、你好、你好、喂”,连续的五个问候,一个亲切的询问。五个“你好”所写的内容,句子的结构基本相似,读起来节奏感非常分明,而且,在问候一个“好友”,进行“询问、赞叹”之后,马上转入对下一个“好友”的问候,“哪个都是我的好友”,我得逐个问候。所以,“我”都有点应接不暇了,节奏自然要加快。
  跟上面一个自然段相比较,同样是跟山林里的“好友”对话,前面,是好友“问候”我,这一自然段,改成了“我”问候他们。从情理上,叫礼仪,来而不往非礼也。从写法上,这叫变化。
  每一个有生命的,没生命的,在作者的眼里,都被作者赋予了人的特征,人的有点,让它们有了人的情感,人的智慧,人的思考。写法与内容相互映衬,再进一步诠释着“这里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起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我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的隆隆回声。
  (曲调经过一段急促明快之后,又转入舒缓,带着作者去思考,思考什么?思考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来源。作者有落花、落叶,想到了生命旅程的奥秘,从石头上想到了生命的源头——生命,是火山带来的。这里的一切能够给我生命的思考,怎么不能成为我的朋友?作者这里用内心独白的方式,就好像用一段舒缓的旋律,让我们也闭上眼睛去思考。)
  突然,雷阵雨来了,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醉酒的诗人在云头吟咏,满世界都是雨。头顶的岩石像为我撑起的巨伞,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还是像一首曲子,经过舒缓、急促而明快、舒缓之后,如然间再次急促起来,而且,而且,分贝突然提高了,乐曲到了高潮阶段,雷声在响,雨声在响。然而,这雷声雨声,并不令人可怕,而是令人振奋不已:一千个侠客在吼叫,一千个诗人在吟咏,这是怎样令人激动、令人心情爽朗的情形!雷阵雨都是好友啊,因为你能让我想象出美好的侠客和醉酒诗人!这里,作者仍然不忘写山——山中访友,山上的每一块石头都是好友,下雨了,山石能为我遮挡,这不是好友吗?“谁能说不是”,这是反问句式,强调了“是”,强调了天地给我的恩赐,大自然给我的恩赐,大自然就是这样神奇!)
  雨停了,幽谷里传出几声犬吠,云岭上掠过一群归鸟,我该回家了,我轻轻的挥手,告别山里的朋友,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还带回一路月色
  (曲调进入了尾声,舒缓,轻快,乐曲渐渐结束。早晨出发,带着月色回家,到这好心情来,带着好心情和好的记忆归去,明天,照样是好心情!)
  (展开丰富的联想,神奇的想象,用比喻、拟人的方式来写联想到的事物和想象中形象;的每个段落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使得文章在表达上富于变化;读者本文,就像欣赏着一首乐曲,感受着乐章在情感表达上的张弛变化。这是这篇文章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2014-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