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拓展一小学语文-人教小学语文六年级课本

 交流平台

 

本次“交流平台”紧紧围绕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进行设计,即体会作者怎样运用联想和想象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懂得:在阅读时,要体悟文章表达的特点,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

 

教学时,首先让学生认真阅读“交流平台”的对话,然后回顾本组的四篇课文,说一说《山中访友》《山雨》和以前学过的《桂林山水》《观潮》等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不同。接着联系小东的话,以《草虫的村落》为例,进行再次阅读,让学生体悟作者是怎样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的。可以说说作者在草虫的村落里看到了什么,他是怎么联想的,同时结合朗读感受深刻的语句,在充分说和读的基础上,重点交流作者为什么这样表达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从而体会这种表达方法的优点。

 

学生围绕本组课文各抒己见后,再进行拓展交流:介绍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看到的类似的文章,先说说文章的题目、内容,再重点介绍自己阅读后的体会和感悟。

 

教师要在本次“交流平台”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并鼓励学生在平时的习作中能恰当运用这样的表达方法,不断提高习作能力。

 

日积月累

 

教学建议

 

“日积月累”安排的内容是积累有关描写大自然的诗句。目的是使学生积累优美诗句,感受清新而有情致的大自然,了解诗人借大自然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一句,从字面上看,花不是无情之物,落在泥土里成了绿肥,还可以哺育花。作者以花自喻,意谓自己虽然处境艰难,但忠贞报国之心始终不变,自信高尚的情操更能感召年轻一代。

 

第二句,造物即造物者,指天。整句诗的意思为:天没有言语却有情意,每当寒冷过去便让我们觉得春天已来临。

 

第三句的意思是:今天晚上,我格外地感觉到了春天温暖的气息,还听到透过绿色窗纱传来的春虫的叫声。

 

第四句讲了诗人在客居洛城的一个夜晚,听到用笛子吹奏的《折杨柳》的曲调,于是感慨到:此时此地听到这支曲子,谁能不让我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呢?

 

第五句,这是陈与义从汴京去襄邑途中作的诗句。意思是:躺在船上看满天的云没有动,殊不知,云和我一起住东飘去。

 

第六句的意思是:不是偏爱菊花,是因为菊花不畏严寒,迎风傲雪,菊花开过,大自然中再没有其他花开放了。

 

教学时,可让学生反复朗读诗句,想想这些诗句的特点,说说自己从哪里体会出特点的。如,从“落红”“春气暖”“满天云”这些词,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也能感受到诗人在借景抒发自己的情感。在读懂诗句的意思后,可把诗句背诵下来。学生如果对诗句感兴趣,可以鼓励他们搜集原诗读读背背。

 

相关链接

 

己亥杂诗

 

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新雷

 

张维屏造物无言却有情,

 

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

 

只待新雷第一声。

 

月夜

 

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秋夜洛城闻笛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襄邑道中

 

陈与义飞花两岸照船红,

 

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

 

不知云与我俱东。

 

菊花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