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孩子罗伯特》教学设计之二

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设计理念:  
  语文学习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高段阅读教学,特别要“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
  教材分析:  
  《黑孩子罗伯特》一文是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作者写出了主人公为了实现与白人孩子丽莎友好相处的梦想而忍痛放弃梦寐以求的战斗机的那份坚强与宽容。文章没有直接赞美黑孩子罗伯特的话语,然而罗伯特美好心灵却荡涤着读者的灵魂。作者在叙述故事时,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刻意拔高,而是根植于现实的土壤,真实地刻画了人物美好心灵。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独立阅读能力比较强,喜欢读书,善于捕捉信息,有一定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教学目标:  
   ⒈学会如何正确、积极地实现自己的梦想,造福他人。  
   ⒉了解黑孩子罗伯特在种族歧视阴影下产生的众多复杂感受并感悟他面对残酷生活时积极、豁达的正确人生态度。  
   ⒊通过朗读体味字里行间罗伯特的经历、心理感受和文章主题。  
  教学流程:  

  一、导课  
   ⒈背诵《别挤啦》  
    听了大家满怀激情的诵读,我相信同学们也和美国著名作家狄更斯一样,希望全世界的人们都能宽容、善良、真诚地对待生活,希望世界和平,人人幸福。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上,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大家庭。(板书:地球家庭)  
    [设计意图:紧紧围绕单元主题,让学生对“生活在地球上的各国人民应该像一个大家庭的成员一样,互相爱护、互相尊重”这一主题有进一步的理解。]   
   ⒉用第一自然段导读。  
    1963年美国著名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发表了他的著名演讲时曾说:“我有一个梦,我梦到有一天黑人男孩和女孩能和白人男孩和女孩手拉手像兄弟姐妹似的走在一起……”。  
    (介绍资料:马丁·路德·金和种族歧视)  
    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正是千千万万美国黑人孩子共同的希冀,这份希冀主载着黑孩子罗伯特(板书课题)生活中几乎全部的快乐和痛苦,也构成本文震撼人心的故事情节。  
  二、指导阅读。  
   ⒈文章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罗伯特生活在种族歧视阴影下的画面,仔细读一读,从中了解罗伯特的经历、心理感受和文章主题。
   ⒉本文是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阅读时要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分析人物的形象。  
    [设计意图:整体把握课文,抓住课文主旨,启发思维,渗透学法,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仅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有所感悟,而且掌握了阅读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的学习方法,并从中学习写作方法,真正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   
  三、独立阅读。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个性化阅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文本进行对话]   
  四、四人小组交流阅读体会。  
    [设计意图:既给每一位学生充分发表个性化阅读体会的机会,又能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五、集体交流。  
   ⒈文章展示了哪几幅画面?你最感动的是哪幅画面,谈谈被感动的理由。  
    [设计意图: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⒉你认为罗伯特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设计意图:提倡多角度的阅读,从不同的角度获得不同的思想启迪。]   
  六、推荐阅读。  
    《阅读文库》p118《“我有一个梦想”》  
    [设计意图:扩大语文阅读的空间,将课堂阅读延伸到课外,有利于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更利于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有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板书设计:  
              脆弱、敏感、压抑、痛苦  
      黑孩子罗伯特  
              纯真、宽容、善良、富有同情心  

  一点体会: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教师备课要抓住重点,善于捕捉作品中能从宏观上指导学生阅读的要点问题,设计指导方案。教师的导,应该是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导。本文为读者展示了罗伯特生活在种族歧视阴影下的画面,学生通过这些画面,全面了解了罗伯特的经历、心理感受,从而从心灵深处受到了震撼。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