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课堂实录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一、风趣识记,自然无痕导课
  师:同学们,很高兴见到你们,在上课前,我先教你们背一首小诗,小诗有三节,每节有四句,我一次说一节,说完就请你们来背诵,你们敢接受这个考验听力、记忆力和勇气的挑战吗?
  生:敢!
  师:我先来说第一节:“早晨是上眼睑(肢体语言辅助,示意“睑”为眼皮),晚上是下眼睑,两眼一眨,就是一天。”谁想来背诵?
  (一生背诵)
  师:正确!你不仅有勇气,还很聪明!谁再来背?
  生:早晨是上眼睑,晚上是下眼睑,两眼一闭,就是一天。(众笑)
  师:不是“一闭”,而是“一眨”,眼睛闭上没关系,只要还能再睁开就好!请你再背一次。
  (生再背)
  师:第二节:“正月是左脚板,腊月是右脚板,两脚一跨……(学生接:就是一年)”谁能背?
  (一生背诵)
  师:真不错!现在我来说第三节:“人生如此短暂,人人都是利箭(做射箭动作),在追求的箭靶上,你射中了几环?”
  (一生背诵)
  师:这么难背的一节你都能一次背对,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谁来说说这首小诗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生:时间过得很快。
  师: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生:我们应该珍惜时间。
  师: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说。
  生:时间过得很快,我们应该珍惜时间。
  师:说得对!现在就让我们来一起有感情地背诵这首小诗,记不住的同学可以看屏幕。(多媒体出示整首诗)
  (生齐背诵)
  【评析:在与学生沟通的这个环节中,赵老师充分展示了其幽默的语言风貌、机敏的教育智慧与高超的沟通技巧。更可贵的是他把互动交流的内容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为下一步教学做好了情感渲染和内容铺垫。】
  二、奇思巧引,连珠妙语解题
  师:这首小诗的名字叫做什么?
  生:人生。
  师:那“人生”"的名字叫做什么?
  (生茫然)
  师:人生的名字叫做遥远,遥远的名字叫做等待,等待的名字叫做岁月,岁月的名字叫做——匆匆。(板书:匆匆)
  【评析:交流环节与课堂教学无缝融合。】
  师:这个字读什么?(板书:勿)
  生:勿。
  师:这个字读什么?(板书:匆)
  生:匆。
  师:这两个字的字形就差这么一点,同学们写“匆”字时,请勿匆忙,这一长点要贯穿两撇。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齐)匆匆。
  师:春去秋来,季节是匆匆的;踏上行程,脚步是匆匆的;斗转星移,岁月是匆匆的。
  三、限时速记,了解作者背景
  师:这次又是哪位作家以“匆匆”为题写了这篇文章呢?
  生:朱自清。
  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作家(多媒体出示朱自清的简介),我只给同学们30秒的时间,请你们仔细阅读,快速记忆。(学生在钟表滴答滴答的倒计时背景中快速记忆)
  师:时间到!30秒匆匆而过。谁来说说你记住了哪些内容?
  生1:朱自清原名朱自华。
  生2:他的散文语言简练。
  生3:他的代表作有《荷塘月色》。
  【评析:倒计时的设计使学生沉浸于紧张的氛围中,初步直观地感受到时间片刻不停“匆匆”的特质,紧迫感油然而生。“匆匆”二字的深意也自然而然地由书面走进了现实。】
  四、初读全文,按需识写字词
  师:同学们记得又快又准!朱自清匆匆的一生只走过了短暂的50年,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他的这篇《匆匆》。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读课文)
  师:你认为哪些句子不容易读顺或者是不好理解需要提醒大家一下?
  生:“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
  (生齐读)
  师:“涔”和“潸”都是什么偏旁?
  生:“三点水”旁。
  师:那说明“涔”和“潸”都和什么有关?
  生:和水有关。
  师:那“头涔涔而泪潸潸了”的意思就是——
  生:头上的汗水和眼里的泪水一起向下流的样子。
  师:整句话的意思就是——
  生:我禁不住头上的汗和眼里的泪一起流了下来。
  师:很好!还有哪句不好读?
  生:“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师:什么叫“挪移”?
  生:移动。
  师:那么我们能说马路上飞驰的汽车在挪移吗?
  生:不能。
  师:“挪移”在这里的意思是——
  生:慢慢地移动。
  师:说对了!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这个“挪”字,怎样才能把它写得正确、美观呢?可以在方格中先试写两个。(生写字)
  师:请同学们注意书写姿势,要做到头正、背直、脚平。
  师:说说你写“挪”字时注意了什么?是怎样写美观的?
  生:写这个字的时候上下不平齐,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同样宽。
  师:观察得很仔细,请同学们按照他说的方法再写两个。
  (生写字)
  师:还有哪句不好读需要提醒大家?
  生:“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师:“蒸”就是——
  生:蒸发。
  师:“融”就是——
  生:融化。
  师:“蒸融”就是——
  生:蒸发融化。
  师:什么被蒸发融化了?
  生:过去的日子,像轻烟一样被蒸发融化了。
  师:对!同学们再看这个“蒸”字,你们先在方格里试写一下。想一想,写的时候应该格外注意哪一笔呢?
  生:应该注意“四点底”上面的那个短横,不要落下。
  师:说得好!请同学们在方格里再写两个“蒸”字,同时还要注意“草字头”与“四点底”要写得同样宽。
  (生写字)
  【评析:从怎样把难句子读顺的指导到对生字新词的释疑,再到对写字的训练,学生完全是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高效学习。】
  五、了解文体,明确品悟方法
  师:同学们,我们学会了生字新词,又读通了句子,现在回想一下课文,谁能说说这篇课文究竟在写什么“匆匆”?
  生:时间的流逝是匆匆的。
  师:回答得非常好!有人知道这篇文章是什么体裁吗?
  生:散文
  师:散文,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形式松散,但所表达的主旨却不散的文体,这也是散文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叫“形散而神不散”!
  师:面对这样一篇写于90年前的抒情散文,你们有什么办法读懂它吗?
  生:可以仔细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师:说得非常好!我们可以一边品味作者表达的情感,一边感悟文章蕴含的道理!(板书:品情悟理)
  师:请同学们看“品读助手”(出示“品读助手”),谁来为大家读一读?
  生:(读)1.找出描写时间匆匆流逝的词、句,仔细读一读。2.从这些词、句中你品味出了什么?在书上批注。3.把你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分享,用朗读展示。
  师:这里的“什么”,既可以是你品味出的情感、感悟出的道理,也可以是你发现的文章的表达方法、修辞手法。你可以把这些发现简单地写在课文旁边,也可以概括成词或短语写在黑板上。给大家5分钟时间,要求真读、真想、真思考,不装样子。
  (生读课文,一生板书:惋惜悲伤无奈时间一去不复返珍惜时光)
  (师小结板书,略)
  【评析:“品读助手”与板书的运用,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情感、梳理课文的脉络、习得写作的方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六、感悟写法,省时高效巧背
  师:其他同学也有收获吗?
  生:有!
  师:那大家分享一下吧。我们尊重作者的写作顺序,谁先和大家交流一下第1自然段?
  生:“燕子去了……一去不复返呢?”燕子、杨柳、桃花都可以再次轮回,只有时间不能。作者用排比的句式强调了这一点。
  师:你的感悟真深刻,排比句式的确强调了这种对比。在能够再次轮回的事物中,作者先写了……又写了……再写了……(屏幕出示关键词)你能根据这些提示试着把这段优美的语言背下来吗?
  (生根据屏幕提示背诵第l自然段)
  师:为什么你能如此迅速地背出这一自然段呢?
  生:因为记住了这个排比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