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教学实录之二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一、问题导入,感受“匆匆”。
  师:同学们,这节是语文课,可是,薛老师却想问大家两个数学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沉默一分钟后)刚才,我们大概沉默了多长时间?
  生:大约有一分钟吧!
  师:此时,一分钟时间从我们身边溜走了,想留也留不住。第二个问题是你们算算,你们走过多少日子?
  生1:四千多个日子。
  生2:我走过五千多个日子。
  师:面对悄然流逝的时光,你们有何感受?有带相片儿的同学可以结合相片儿谈谈。
  生1:(拿着相片儿上台,放在展台上展示)这是我小时候拍的一张相片儿,那时我很胖,可如今,我却越长越瘦了。不知不觉间,时间已过去了好几年。今后,我要好好学习,不浪费时间。
  生2:(也上台展示相片儿)这是在我家门前照的。那时家门前还种着各种蔬菜,公路很小。如今,菜园没有了,公路铺了水泥,变得既宽阔又笔直。
  师:你是说时过境迁,你也在这种环境的变迁中长大了。
  师:面对匆匆逝去的时光,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感慨万千,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散文《匆匆》。(板书:匆匆)请大家一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两遍。
  师:文中指什么匆匆?
  生:文中指时间匆匆。
  师:请你们展开想象,日子像什么一样匆匆?
  生1:日子像流水一样匆匆。
  生2:日子像织布机上的梭子一样匆匆。
  师:有一个词叫做——
  生(齐):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朱自清先生走进时间的流里,去体验时间的匆匆吧!请大家打开课本80页,听录音朗读。一边听一边用笔划出文中哪些句子具体描写日子的来去匆匆。(播放配乐朗读)
  二、深情感悟,体味“匆匆”。
  师: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的来去匆匆?
  生1:于是——洗手的时候,……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生2:还有两句——我掩着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师:在这几句话,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日子的来去匆匆?
  生1:作者从洗手时、吃饭时、默默时、天黑时以及和太阳再见时这几个方面写出了日子的来去匆匆。
  师:还有吗?
  生2:有。作者还从伸出手遮挽时和掩着面叹息时这两个方面来写出日子的来去匆匆。
  师:作者从七个方面写出了日子的来去匆匆。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这几句话,找出你认为写得特别好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和感受。
  生1:我觉得这句话写得特别好。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作者从洗手、吃饭和默默这三个方面写出了日子过得很快。
  师:你这是从内容上体会日子的来去匆匆。能从语言表达上想想吗?
  生2: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日子在每个平凡的日子里,在不经意间悄然流逝。
  生3:我觉得这句话写得特别好。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从我脚边飞去了。这句话写出了日子很灵活地逃得无影无踪了。
  师: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这个意思?
  生3:伶伶俐俐、跨、飞。
  师:读着这句话,你的眼前会浮现出什么画面?
  生4:我觉得时间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似的,从我身边溜走了。
  师:面对匆匆流逝的时光,作者有哪些感受呢?
  生1:无奈、留恋。
  生2:伤心。
  生3:失望。(板书:留恋、无奈、伤心)
  师:同学们,想不想把这句话美美地读一读呢?
  生(齐):想。
  师:谁来建议一下,该怎样读?
  生1:速度稍慢。
  生2:怀着留恋、无奈、伤心、失望的心情来读。
  师:请大家一起来读读吧。
  生齐读“于是——……在叹息里闪过了。”这几句话。
  师:是呀,日子总是在不经意间悄然流逝。二十四岁的朱自清先生觉得八千多个日子都是在洗手、吃饭、睡觉、叹息等等中溜走。聪明的孩子们,你们也有四千多个日子从手中溜去,这些日子是怎样溜走的呢?赶快拿起笔来,仿照作者的写法,写上几句你的日子是怎样来去匆匆的。
  生课堂小练笔。
  生1:看电视的时候,日子从眼边过去;玩耍的时候,日子从身边溜走;讲话的时候,日子从嘴边溜去。
  师:你觉得这句话写得怎么样?
  生2:“眼边”不太准确,可以改为“眼前”。还有,后面两个分句都用“溜”,有点重复,可以把第一个“溜”改为“逃”。
  生3:在玩耍的时候,从身边滑过;在看电视的时候,从眼前飘过;在看书的时候,从脑海里逝去。
  师:大家有没有听出来,江杉写的句子漏了什么?
  生4:每个分句都漏了“时间”二字。
  师:这句话有没有写得好的地方?
  生5:三个动词“滑”、“飘”、“逝”不重复,而且写出了时间的轻巧、灵活,消失得无影无踪。
  生6:在走路的时候,时间与我擦肩而过;看电视时,时间从我眼前溜过;做作业时,时间从我的笔尖下滑过。
  师:请大家来评价一下,这话写得怎样?
  生7:“擦肩而过”和“滑”写得特别好。
  师:好在哪里?
  生8:这两个词生动形象,写出了时间流逝的特点。
  师:同学们,面对匆匆流逝的八千多个日子,作者曾留恋过,无奈过,也痛苦过。但更多的是他对人生的深深思索。(板书:深思)请一名同学朗读第四自然段,同学们边听边找出作者在思索哪些问题?
  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师:作者在思索哪些问题呢?
  生: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师:从作者思索的这些问题中,你感受到什么?
  生1:我感受到作者对时间的流逝很惋惜。
  生2:作者还在自责自己。
  生3:作者希望自己会珍惜时间。
  师:其实,朱自清先生是个珍惜时间的典范,请看大屏幕上的这份朱自清的资料,大家浏览一遍,看看对你是否有所启迪?
  生浏览朱自清的资料。
  师:从这份资料上可以看出朱自清先生风华正茂,学业有成,事业有进。可他为什么一再谴责自己虚度年华呢?
  生1:说明他对自己要求严格。
  生2:也可以看出他不愿虚度年华。(板书:不愿虚度年华。)
  生3:作者希望自己有所作为。
  师:作者已有所作为了,能不能换个词?
  生3:大展鸿图。
  师:所以,在这些看似自问的思索中,其实蕴含着明确的答案。下面,让我们一起合作朗读这段话,好吗?
  生(齐):好!
  师:你们发问,我来回答。(师生对读)
  (生)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师)不能,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生)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师)没有。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生)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师)没有。(生)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师)也没有。(生)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师)不能啊!(生)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师)绝对不能白白走一遭。
  师:正因为朱自清先生珍惜时间,严于律己,不懈努力,所以在文学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三、拓展延伸,珍惜“匆匆”。
  师:古今中外,有许多伟人,正是因为他们懂得珍惜时间,利用时间,才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辉煌的成就和感人的故事。谁愿望与大家一同分享这些伟人惜时如金的故事。
  生1:我讲的是鲁迅的故事《要赶快做》。鲁迅很爱惜时间。许广平在回忆鲁迅时说:“他常常一点一滴地积累时间学习,成天东家玩玩,西家坐坐,说长道短,是他所最怕的。如果有朋友在他工作的时候来谈天了,就是最要好的朋友,他也会毫不客气地说:‘唉,你又来了,没有别的事要做吗?’”鲁迅把时间当作生命。他说:“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我想,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鲁迅在逝世前不久,还在病床上写文章、写日记。他有一句名言:“要赶快做!”赶快做,就是不让时间白白流掉。
  师:让鲁迅的名言“要赶快做”也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吧!
  生2:我给大家讲的故事是《徐持立守时不违》。徐持立的时间观念很强,他珍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开会必准时到达;与人约会,必按时赴约;如有改变,必定先通知。他说:“如果迟到一分钟,有60人参加的会就要浪费别人一点钟;有600人参加的会就要浪费别人10点钟。人数越多,浪费越大,这是不可容忍的错误。鲁迅先生不是说过吗?“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徐持立一生最善于挤时间读书,日间工作繁忙,就挤晚上的睡眠时间。他这种孜孜不倦,认真看书学习的精神,一直坚持到晚年而没有懈怠。
上一篇:《天窗》教材简析     下一篇:《天窗》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