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级而“读” 品出古诗的味道

鄂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上星期一组内教研课,听了六年级范如刚老师的《古诗两首》的教学,有许多精彩、新颖之处,整理出部分片段供大家学习、研讨,同时自己也做了评析,不当之处,还恳请批评指正。
  ……

  师:仔细看图,说说插图画了什么内容?
  生:陆游在冬天的夜里教他的儿子子聿读书。
  师:还画了什么?
  生:翠竹、苍松。
  师:你认为翠竹和苍松有什么特点?
  生:坚强
  生:有韧劲
  生:坚韧不拔
  师:读书需要怎样的韧劲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冬夜读书示子聿》,齐读课题。
  【评析】利用课文插图与课文内容的紧密相关性,运用探问的方式,让学生明白了课文的大致内容,也渗透了课文的思想内涵。

  教师介绍诗的作者陆游。
  师:自由读古诗,找出读不懂的地方,待一会互相交流。
  生:无遗力?
  生:不留余力,工夫全用在书上。
  生:老始成?
  生:到老才有所成就。
  生:绝知?
  生:深切地理解。
  师:绝单独的意思是极、最
  生:躬行?
  生:亲自实践。
  师:同学们都读懂了诗句的意思,我们一起读读这首诗。
  【评析】改变“主导”,引入“主动”,教师只说了一个“绝”的意思,便顺利完成了诗意的教学,基于理解的朗读学生也很给力。

  师:谁能连起来说说前两句诗的意思?
  生:古人做学问是不留余力的,青壮年花的工夫要到年老时才能有所成就。
  师:齐读前两句。
  师:再读,思考陆游想要告诉他的儿子什么观点?
  生:读书要勤奋
  生:读书要持之以恒
  生:读书不能急于求成,到老了才会有所成就。
  师:再读前两句。
  师:谁能连起来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还是不完善的,要想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实践才行。
  师:就是说读书要与——
  生:实践结合。
  师:齐读整首诗。
  【评析】学生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拾级而上,解决了诗句的意思。有效的设问把学生推到了语言的深处------古诗内涵的品味,朗读也升级成了新版本——品读。

  师:改变诗的节奏读诗。
  古人/学问/无遗力→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绝知此事/要躬行
  师:看图,陆游经过种种努力,才取得一点成就,他说——
  生: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师:陆游想到了古人的严谨治学,他说——
  生: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师:陆游想到了自己小儿子是那么的顽皮,他说——
  生: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师:面对陆游的谆谆教诲,子聿又会对父亲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动笔写一写。
  【评析】节奏——诗的鼓点,随着律动的改变,品读出现了另一种境界,兴许就是含咏。教者别具匠心地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含咏诗句,力图让学生走进陆游的内心世界,如果说前面是读懂了诗,现在就是读懂了作者陆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