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鄂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四、教学课例赏析

  教材呈现在我们的面前,那么如何创造性的处理教材优化课堂,彰显着教师深厚的功底。我就以王菘舟老师执教的《二泉映月》为例谈谈教学设计。

  1、欣赏一道美景。

  王崧舟老师把第一个教学层次定位在理解“二泉映月”这道“景”上。教学伊始,他开门见山:《二泉映月》是一首名曲,也是无锡的一道非常美丽的风景,自己读读课文,看看文中是怎样描写这一道风景的?在学生阅读,圈画,共有四处描写二泉的景色。交流的基础上,王老师出示了文中体现二泉景色四组词语:茫茫月夜,如银月光;一泓清泉,蜿蜒而来;流水淙淙,静影沉璧;月光照水,水波映月。这八个词语形象生动,“二泉映月”这道风景的情趣、韵味都尽在其中。

  “二泉映月”是一处写在文字中的风景,王崧舟老师牢牢地扣住八个词语,一唱三咏,给了它感性的画面,让孩子入情入境;给了它诗意的生命,让孩子如痴如醉!谁说语言是文字堆砌,谁说语文教学是文字的肢解,在王老师的语文课上,我们感受的语言是一幅幅画面,是一行行诗句,我们体验的语文教学是还语言以感性的存在,还儿童以感性的生命!

  2、了解一段坎坷的人生。

  王崧舟老师把这篇课文教学的第二个层次建构在理解“阿炳”这个人身上。阿炳是个怎样的人?他在这首曲子中表达怎样的情怀?这两个问题成了贯穿课堂的主线,也成了学生诗意理解阿炳的切实“抓手”。要知道,让今天的孩子去理解一个旧社会的人,是有距离的;让天真的孩子去解读一个盲人的心声,是有挑战的;让稚嫩的心灵跟进一个艺术家的丰富的情感世界,是有障碍的!但是作为听课者,王老师却让我们走进一个盲人的“坎坷”。王老师一开始从“二泉映月”这道风景入手,并勾勒得如诗如画,是有深意的。“二泉映月”越是美,对盲人阿炳来说,越是一个悲剧,越烘托出他坎坷的命运,这体现了一个命题:“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王老师就是想将“二泉映月”这样的美景“毁灭”给孩子看,利用审美“落差”,让他们内心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

  师:同学们,这一切的一切对于双目失明的阿炳来说,意味着什么?双目失明,意味着什么?他看的见吗?黑暗,除了黑暗,还是黑暗。就在这无边无际的黑暗中,就在这无始无终的黑暗中……

  3、欣赏一首曲子。

  有了这样的情感垫底,阿炳的“坎坷人生”似乎在学生心中有了“附着点”。当孩子读着阿炳二泉的月夜中所闻所思时,“坎坷”两个字不禁跃上心头,挥之不去。“读到坎坷,谁冒出问题来了?”王老师锁定“坎坷”不放松,步步跟进,层层剥笋。其次是场景中的感染:同学们,阿炳生活的时代离我们很远。你可以用你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心灵走进阿炳的那个时代,走进阿炳。也许因为他双目失明而撞上了一摊水果,你看到了什么?也许他在破旧不堪的房子里,你看到了什么?来把你看到的画面形象写成几句话。可见,阿炳的“坎坷”身世,为我们倾听他的音乐《二泉映月》搭建了背景,也为学生心灵深处的“痛哭流涕”铺垫了情感基石!随着委婉连绵、跌宕起伏的《二泉映月》乐曲起,课堂里静极了,孩子的稚嫩的面庞充满了凝重,他们已经在音乐的带领下,悄然进入了艺术家孤苦的内心情怀,与他同声“歌唱”,与他尽情“表白”。音乐声止,王老师就让孩子从文中找出描写曲子的段落,在文本和音乐的互动中,孩子们似乎读懂了阿炳渗透在文字中的心声,似乎听懂了阿炳寄托在音符中倾诉。

  4、感受一片情怀。

  教学的第三部分进入了尾声,作为一名盲人,阿炳肯定是坎坷的;作为一名艺术家,阿炳无疑是孤独的。面对着命运的坎坷,面对着人生的孤独,他唯一的倾诉方式就是音乐,但是在那个世道,阿炳的《二泉映月》却是一曲无人理解的“精彩”,这成了艺术家心头最大的悲,最大的痛!哪怕是对这泉水,哪怕是对这月光,阿炳也要思考,也要抗争、也要追求、也要热爱,因此在月光下、泉水旁,那连绵不绝的琴声就是他不折的脊梁,不屈的精神。

  王崧舟老师在教学中用了四个层次来深入挖掘课文,如同剥笋,逐步将课堂推向高潮,教学思路非常清晰,不仅让学生欣赏到了二泉映月的美景,理解到了阿炳的苦难还让学生感受的乐阿炳在苦难中永不放弃的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的精神和高尚的情怀。

  五、后记

  本人受教研室刘老师之托,在紧张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匆匆完成了这样一篇单元教材分析。在教材的解读和处理上难免有些偏颇,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上一篇:《犟龟》课文朗读     下一篇:安史之乱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