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完美课堂教学简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体悟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与“螳螂捕蝉”对话。
    “螳螂捕蝉”是一则寓言。寓言往往通过一个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1.浏览课文,找出故事读一读。
    2.角色体验。
    3.学生讲“螳螂捕蝉”的故事。
  三、与吴王对话。
    1.指名读课文最后一节,理解“恍然大悟”。
    2.吴王明白了什么?他悟出的结论跟当初大臣们劝说的理由是一样的吗?
    3.读课文第一节,理解“固执”,指导读好吴王的话。
  四、与少年对话。
    1.默读课文3——11节,用心揣摩少年与吴王的一言一行,圈画批注。
    2.交流读书感悟、体会。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与文章主旨对话。
    少年智劝吴王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
    1.众大臣听说此事后,会对少年说些什么呢?
    2.楚王听说此事后,会对少年说些什么呢?
    3.吴国的平民百姓听说此事后,会对少年说些什么呢?
    4.那些准备乘虚而入的诸侯国的国王听说此事后,又会对少年说些什么呢?请任选一个角色,发挥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写一写。
  六、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