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色光七》教学参考

教科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区别文言文中“之”、“其”的不同含义。
  2.能翻译简单的文言文。
  3.积累成语,并通过查找词典或资料理解成语意思,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4.阅读知识短文,了解中国古代寓言的特点。
  5.通过“开心一刻”的笑话,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区别文言文中“之”、“其”的不同含义;通过查找工具书或资料理解成语的意思,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时间〕
  1或2课时。
  〔操作要点〕
  1.练。
  (1)理解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学生可以先读一读这三句话,找出句子中加点的词是“之”和“其”。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讨论。可以逐句汇报,而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比较,从而发现“之”和“其”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
  (2)把句子的译文写出来。
  学生可以先读一读每句话,说出句子的出处。找出1、3句是反问句,第2句是陈述句。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之”和“其”的不同含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汇报。最后教师还可以指导朗读反问句,甚至可以让学生用文言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日积月累。
  本栏目安排了出自古代寓言的成语供学生积累,通过查找词典或资料理解成语意思,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希望学生在积累成语时,不但要读准字音,会正确书写,还可以在说话时或写作中应用。
  3.知识窗。
  这是一篇介绍中国古代寓言的短文。
  (1)课前可以指导学生查找中国古代寓言的资料,加深对古代寓言的了解。
  (2)阅读短文,让学生汇报读懂的有关中国古代寓言的知识。
  4.开心一刻。
  这是一篇有关文言的笑话。学生可以先读一读短文,然后小组中交流读后的感受。全班交流时,可让学生对书生进行评价,还可以鼓励学生将这些评价与感受写出来,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