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的眼睛

语文A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后来我把父亲的心愿告诉了温迪。孩子热泪盈眶,过去紧紧地拥抱外公。她当时十四岁,母亲去世捐献器官的那一年,我恰恰也是十四岁。
  1986年的一天,父亲与世长辞了,我们遵从他的遗愿捐献了他的角膜。温迪告诉我:“妈妈,我真为你替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这令你骄傲吗?”我问。“当然,你想,一个人什么也看不见该有多痛苦!我死后,也学外公把角膜送给失明的人。”在这一刻我领悟到,父亲所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他所遗留的是辉映在我女儿眼睛里的一种骄傲!
  那天我紧紧搂着温迪。没想到,仅仅两周之后,我再一次为器官捐献组织签署了同意书。我可爱的女儿,才华横溢的小画家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了……当我签字时,她的话萦绕在我耳际:“一个人什么也看不见该有多痛苦!”
  失去温迪三周后,我收到一封来自奥列根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信上写道:“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现在,两位昔日的盲人已‘重见天日’。他们成为您女儿——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儿活的纪念,并有幸分享她的美丽……”
  这一刻,我仿佛看到了我金发的温迪,她手中的画笔依旧不停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耀着骄傲的光芒。

  __________________
  ①本文作者琳达·里弗斯(美国)。文字有改动。

  〖已完成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