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导学

浙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这是小女孩擦着了一大把火柴产生的幻象,它是小女孩盼望的生活,它需要这种社会。小女孩的这个愿望反映了所有穷苦人民的愿望。可是小女孩当时的生活只有寒冷,只有饥饿,只有痛苦。小女孩和奶奶一起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也就是她们离开了当时的社会,小女孩死了。
  2、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这句话要分两部分理解:“她曾经多么幸福”,指她曾经有过的幸福。大年夜她还在卖火柴,冷极了,饿极了,她不敢回家,她的生活中没有幸福,曾经有过的幸福,就是她擦着火柴时出现的幻象,她在美丽的幻象中死去。“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指在新的一年里她幸福了,因为她摆脱了寒冷、饥饿、痛苦的生活,她死了。透过两个“幸福”,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压抑心头的满腔悲愤,感受到作者对穷苦人民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七、这个命运悲惨的小女孩现在来到我们中间,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你同情她?你对当时人剥削人、贫富悬殊的资本主义社会有什么想法?
  你想帮助她吗?
  八、你读过安徒生的哪些作品?
  和小伙伴互相借阅《童话选》,再读一些安徒生以及其它的中外著名童话故事。
  九、评价你学习这课书的情况。
  作业:
  1、写《课堂作业本》。
  2、读童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