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童年,走进心灵的故乡

老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旧话重提:人文精神与语文知识
  编者按闫学老师上的六年级《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不期然地引发了一场关于语文是侧重教语文知识还是有的课文的教学也可以重在人文熏陶的争论。
  这个争论,不过是语文教育中人文性与工具性问题的翻版。本来,《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以后,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争议已经偃旗息鼓,重要的是在教学实践中去落实两者的统一。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实践中,教师们碰到了更为棘手的问题:到底如何统一?真的能够统一吗?没有人能给教师有说服力的答案。
  什么是语文知识,什么是有效的语文知识;什么是人文性,语文课如何渗透人文性,这是教师在每天的教学中都要碰到的基本问题,但我们对此并没有进行多少令人信服的扎实研究,遑论真刀真枪解决两者如何统一、融合的问题。“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根本的问题没有弄清楚,我们的判断就容易左右摇摆。
  “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在语文课上过于强调人文性和文学素养的教育。”“目前的语文教育现状实际已经暴露了这几年人文教育力量过于强大和工具性教育相对薄弱的缺陷。”据说这是一些以前大力提倡人文教育的学者的观点。我们不知道这些学者听过日常的真实的中小学语文课吗?
  看来,闫老师这节课引起的争论,是必然的事。
  严肃的学术争论是好事。希望通过这篇课例和以下八篇闫学老师与王晓春老师就不同观点展开争论的文章,不仅能让教师做出更理性的选择,也能激发有抱负的教师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一、走进童年记忆。
  师:在你们的记忆当中,小时候做过哪些有意思的事?
  ……
  师:刚才大家谈了很多小时候有意思的事。一个人,一个玩具,一件事情,甚至一座房子,都能够唤起我们童年的记忆,这些记忆将成为我们一生的财富和珍藏。可是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年代,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他们关于童年的记忆也不一样。有一个台湾女作家叫林海音,她的童年是在老北京城南度过的。后来又去了台湾,她把自己在北京城南的生活写进了一本书里,这本书叫做《城南旧事》。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本书的出版后记——《冬阳·童年·骆驼队》,先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冬阳、童年、骆驼队,三个词组成了文章的题目。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这三个词当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
  生:在一个冬天的早晨,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的太阳,暖暖地照耀着大地。一群骆驼从遥远的地方来到了北京城南,一群小孩子围上去东摸摸西摸模,觉得非常新奇。长大了,这一段美好的回忆就留在了他们的心里。
  师:这一群小孩子中也许就有文章的作者林海音。刚才大家在头脑中想象的画面,其实也是林海音无数次在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出示画面请学生欣赏,遥远的音乐声响起)你看,冬阳下的骆驼队缓缓地走来,响着悦耳的铜铃声。这一幅画面成为作者关于童年生活的最为清晰的记忆,正如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所说的,“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那么当作者的脑海中无数次浮现出这一画面的时候,童年的哪些往事又重临于“我”的心头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这篇文章。
  (生自由朗读,师巡视。)

  二、体味童年往事。
  师:作者的心头又浮现出哪些童年的往事?
  (生分别说出“我”学骆驼咀嚼草料的样子、与爸爸争辩骆驼脖子上为什么要挂一个铃铛、想修剪骆驼肚皮下垂着的一大块一大块毛、猜想骆驼驮的麻袋里装的是什么等趣事。)
  生:夏天,骆驼队不会来了,作者林海音问妈妈,骆驼队到哪儿去了?妈妈总是说“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好像是在责骂她。
  师:是啊,童年的林海音什么都要问一问。刚才大家一起说了作者童年的往事,大家是不是觉得都很有意思?那么大家就拿起笔来,把你觉得最有趣的事情用笔画一画,然后在旁边用简单的一两句话或者一两个词写下你的感受。
  (生圈画,师巡视。)
  师:我看有的同学画了一处,有的画了多处。我想第一次画下来的地方肯定是你们认为最有趣的地方。谁想先说?
  生:“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来”,这句话是说林海音学骆驼咀嚼车料的样子,然后我就想到了这时候的林海音是傻傻的,她做出来的样子应该是非常怪的,龇牙咧嘴的样子。
  师:你不仅想到了她的样子,还想到了她那傻傻的神情。其他举手的同学是不是也画下了这个句子?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我也认为她傻傻的。
  师:林海音当时看到的骆驼是怎样咀嚼草料的呢?假如你就是林海音,你现在就站在骆驼的面前,你正在看骆驼是怎样咀嚼草料的。请闭上眼睛,闫老师把这段文字读一读,你想象骆驼的样子,想象骆驼在咀嚼的时候,牙齿是怎样动的。
  (师朗读“我站在骆驼的面前……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来”一段文字,然后交流。)
  师:同学们,你的牙齿动起来了吗?刚才他的牙齿动起来了,还有她的牙齿也动起来了!你们看见了什么?
  生:我看见一头傻乎平的骆驼向我走来,它正在吃草料,它有长长的嘴巴,上牙和下牙交互地磨来磨去,很好玩,很有趣的!
  生:我看到林海音学着骆驼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觉得当时的林海音十分傻,而看到这里我不禁想笑,一个人学着骆驼那个样子,真有点那个……
  师:(幽默地)有点哪个?
  生:(笑)有点傻!
  师:但是这种傻让我们觉得是傻得很可爱,是吧?
  生:我好像看到了童年的林海音蹲在骆驼的面前,专注地看着骆驼的嘴巴,看到它的嘴巴上面、下面交错地磨啊、磨啊,鼻孔上冒着热气,自己看着看着,牙也不由自主地动起来了。
  师:可也是呀,看骆驼咀嚼,自己的牙齿为什么也动起来了呢?
  生:因为她看得太入神了,她这样目不转睛地看着骆驼咀嚼的样子,觉得十分好玩,自己的牙齿也跟着动了起来。
  师:看的时间久了,太入神了,觉得太有趣了,所以就看得呆了。看着看着,她好像就忘记了什么,觉得自己就是什么?
  生:(齐)骆驼。
  师:忘记了周围的一切,觉得自己就是那头骆驼,所以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了。这一切让童年的林海音都看得呆了。可是当我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也见过骆驼,闫老师觉得看骆驼咀嚼没什么意思,挺平常的事儿嘛!
  生:因为闫老师是大人,大人和小孩不一样,小孩子会觉得很有趣,然而大人会觉得很平常、很平常!
  师:你是说我已经是成年人了,在你们看来是有意思的事,我就觉得没什么了。
  生:因为作者小时候没见过骆驼,第一次见到骆驼就觉得很好玩,就学骆驼咀嚼了。
  师:噢,没见过,见得少,所以觉得很有意思。
  生:当年闫老师见到骆驼队的时候,没有童年时候林海音阿姨的那种天真无邪的想法——我的意思呢,闫老师就不会去学骆驼咀嚼的样子了。
  生:因为和林海音的童年时候相比,现在科技发达了,虽然不能亲眼看到(骆驼),但是可以从图片上面看到,所以当闫老师亲眼看到的时候就不觉得稀奇了。而林海音童年的时候,没看到过骆驼队的样子,第一次看到就觉得很可爱,也很奇怪。
  生:成人其实是无法体会儿童的那颗心的。在小时候看来确实是很有趣、很可爱,长大后就不会有这种想法了,就关心现实上去了,所以说闫老师看到骆驼咀嚼会觉得没什么意思!
  师:各种原因使得已是成年的我对这种事情已经不感兴趣了,尽管我也是从儿童时代走过来的。林海音在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42岁了,比闫老师的年龄还要大几岁,你觉得她在写下这段往事的时候,她还会去学骆驼咀嚼吗?
  生:不会。
  师:正如作者在文章最后一部分写的,“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请读一读这段文字。(师出示并让生齐读这段课文:“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师:童年的往事还有很多有意思的,还有哪些事你觉得有意思?
  (接着讨论“我”看到骆驼把“脱下的绒袍子”垂在肚皮底下,想拿起剪刀帮骆驼剪整齐的事,而后让学生再读“夏天过去……我也不会再做了”这段话。)
  师: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不会做了,给骆驼剪毛的想法我也不会再有了。这篇文章中还写到了哪些有意思的事?
  生:我发现在文章的第二部分,她和爸爸争论铃铛的用途。我觉得这时候的林海音是充满幻想,非常天真的。从爸爸的角度来看,是从实事求是的角度来看这铃铛的,而林海音小时候也跟我们小时候一样喜欢幻想……
  师:爸爸的见解是理性的,而童年林海音的想法是天真的,是充满诗意的。现在你们就是林海音,我是爸爸,你从小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你开始问吧!(师生对读这段文本。)
  师:同学们,如果这时有人问你,骆驼脖子上的铃铛是干什么的,你打算怎样回答?
  生:骆驼走路累了,赶骆驼的人也累了,听听铃铛就觉得走路比较有意思。
  师:那叮叮当当的声音会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还有谁也同意林海音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