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人教版教学参考

老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三、教学建议
  
  1.文中有许多如今不常用的词语,如,“和氏璧、鼓瑟、击缶、上大夫、上卿”,课前,可布置学生查字(词)典,了解其基本意思。若有条件,预习时,还可了解一下战国的历史。
  
  2.以下两种教学思路可供选择。一种是,先引导学生阅读全文,从整体上弄清“将相和”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精读每个小故事,深入研究每个小故事涉及的有关问题;最后引导学生联系全文评价故事的主要人物,并适度总结、拓展。另一种是,先通读一遍课文,大体弄清课文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去研读每个小故事;最后综合从各个故事中得到的认识,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人物作出评价,开展总结、拓展等活动。
  
  3.给3个故事加小标题,并说说3个故事之间的联系,这既能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又能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从而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教学时,要注意指导学生多读、多说。通过不同方式、不同层次地读,由粗到精,把握故事的要点;通过反复地说,把握故事的来龙去脉,体会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教学中也要注意,学生按课文中已出现的“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等概括当然可以,只要基本符合故事内容的其他概括方法也应肯定,关键是要学生讲出概括的理由。至于3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只要学生能说出其中的因果关系即可,不要要求过高。
  
  4.感受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时,可采用读、议、辩、演等有机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感受。如,感受蔺相如这一人物形象,在学生了解故事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议一议:自己心目中的蔺相如是什么样的人。在议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识,引导学生研读有关句子或段落,在反复读中加深认识。如,“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一句,可这样组织学生研读:蔺相如为什么要这样说,说这句话时,他心里可能会怎么想,从这一句话中可以看出什么。对于学生中的分歧意见,还可组织学生辩一辩,如,蔺相如为什么敢逼秦王击缶,在辩中提升认识。有些地方,也可以组织学生演一演,如,蔺相如举璧欲撞的段落,在演中深化认识。
  
  5.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要在教学中得到落实。在学生初步了解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教师要适时总结和指引,如本文,教师可作如下总结和指引:本文是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史记》是我国古代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著作,其中,成功地描写了众多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叙述了许多曲折生动、引人入胜的故事(组织学生阅读文后“资料袋”),同学们今后去读一读原著,若现在有兴趣,可听人讲讲其中的故事。
  
  6.本课的生字较多,要求认识的字中,有些字不常见,容易读错,如“诺”应读“nuò”,不读“ruò”;“卿”应读“qīng”,不读“jī”,要帮助学生读正确。要求会写的字中,“璧”“瑟”二字,学生不容易写匀称,教师要重点示范。课文是根据原著改编的,其中的有些词句与现代的表达有些差异,教学时,应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自行解决,个别较生僻的,教师略加指点。学生懂得这些词、句的基本意思,不影响学生把握主要内容即可。另外,课文中有许多学生应该读写的成语,教师要注意结合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意思,正确读写,积累运用。
  
  7.课后安排了4道思考练习题,第1题提出了朗读和感受人物形象的要求,第2题提出了理解故事情节的要求,第3题提示了阅读讨论的方法,第4题是要求抄写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这些思考练习题,教师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相机落实。课后还安排了“选做题”和“资料袋”,主要是供教学拓展用。“资料袋”可让学生读一读,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史记》的初步认识。
  
  四、案例教学
  
  片段:
  
  理解廉颇说的话
  
  大屏幕出示: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师:同学们,读读这段话,想想廉颇说这句话时心里是什么滋味?
  
  生:嫉妒。
  
  生:很不服气,心里窝火。
  
  师:你怎么知道?
  
  生:我从“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师:“爬到我头上去了”指的是──
  
  生:由上大夫升为上卿。廉颇认为自己得到重用,靠的是自己立下的赫赫战功,蔺相如是靠嘴皮子得到赵王宠爱而升官的,所以廉颇不服气,闹情绪。
  
  生:我从这个“爬”字还可以看出,廉颇觉得赵王轻视他而偏爱蔺相如,他对赵王和蔺相如都很不满。
  
  师:你能把廉颇那种不服气,一肚子的不满读出来吗?试一试。
  
  ……
  
  师:对廉颇的这种说法、这种情感、这种态度,你有什么看法呢?
  
  生:因为蔺相如在完璧归赵中立了功,在渑池之会中又立了功,靠他的嘴巴赢得了比廉颇还高的职位,这一点廉颇不服。而廉颇认为自己久经沙场,舍生忘死、流血流汗立下的赫赫战功,是蔺相如不可比的。他的想法我也很理解。
  
  师:走进廉颇的内心世界去理解他,你是用一种辩证的方法在分析人物,老师很欣赏你。
  
  生:其实在渑池会中也有廉颇的功劳。
  
  师:你怎么知道廉颇有功劳?(引导学生看课文)
  
  生:课文中说秦王“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作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可以说明。
  
  师:你很会读书。课文的这一句不是无关紧要的,是作者有意埋下的伏笔。你们讨论得很好,读书就要这样前后联系起来想,认识才会更深刻。不可否认,渑池之会,廉颇大将军也立下了功劳。
  
  生:但是廉颇只看到自己的显赫战功,而没看到蔺相如舍生忘死为维护赵国尊严而立下的汗马功劳。所以我认为廉颇的观点是错误的。
  
  生:廉颇为保卫赵国确实功不可没。但是,蔺相如并不是廉颇说的那样没有“能耐”,他是在赵王和大臣们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出使秦国的,蔺相如不畏强暴,并且凭着他的机智勇敢做到完璧归赵,为赵国立下大功。这是多么不容易啊!
  
  师:是啊,蔺相如随机应变,揭穿了秦王的骗局,他是以自己的性命来逼迫秦王,置个人生死于不顾,机智勇敢地和秦王斗争,巧妙地要回和氏璧,做到了完璧归赵。蔺相如也堪称猛将。你们说这仅凭一张嘴能做到吗?
  
  生:在渑池会上蔺相如临危不惧,与秦王以命相拼,显示的不仅是胆量,还有智慧,更是他爱国思想的体现。可廉颇没有看到这一点。
  
  生:我也这样认为。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的荣誉,为了维护赵王与赵国的尊严,逼秦王为赵王击缶。表现了蔺相如为了国家的荣誉,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高尚品质。廉颇没有这样深刻地去思考。
  
  生:蔺相如与秦王的较量可以说是没有硝烟的战斗,没有大智大勇,没有不怕牺牲的精神,是无法做到的。并不是廉颇说的那样“就靠一张嘴”。
  
  师:的确,蔺相如没有持刀作战,但是他唇枪舌剑,同样为赵国保住了尊严。他出入的是没有刀光剑影的外交战场,同样惊心动魄啊!
  
  生:秦国之所以不敢轻易进攻赵国,就是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可是,廉颇没有看到他们“文武联合”对赵国的重要性。所以,廉颇不该闹情绪,不该对蔺相如有这种态度。
  
  ……
  
  五、相关链接
  
  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向董仲舒学《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国学《古文尚书》。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尽读史官所藏图书。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
  
  《史记》 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全书130篇,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迹)、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十表(记大事年月)、三十世家(记侯国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行事功)5个部分,共52万字。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长达三千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历史,比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社会面貌,对后世史学研究有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