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一回头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关注度 ★★★★★

  “差生班”学生不准住校 校方称是“整顿学风”

  新闻:据华西都市报报道,四川省德阳市金沙江路学校九年级两个被老师称作“差生班”的学生,被学校集体取消了住校学习的资格。学校校长称,暂时取消两个班的住校资格,目的是“整顿学风”。

  点评:为保证“好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取消“差生”的住校资格,在升学率是硬道理的逻辑下,这种取舍似乎毋庸置疑。为保重点率、升学率,举全校优质师资教那些有可能为学校赢得名誉的“好学生”,这不已成了全国皆知的秘密?“差生”不仅给升学率拖后腿,还影响“好学生”复习,所以,“取消”和“放弃”也就成了这种贴标签的教育最省事的选择。

  关注度 ★★★★

  烟台大学图书馆设包厢 交钱之后才能上自习

  新闻:据齐鲁晚报报道,想在烟台大学图书馆部分教室上自习,需要交每天2元的费用。学生在本校图书馆内自习为什么还要额外交费?校方表示,收费主要用于支付电费和教室清扫费等。

  点评:在本校教室上自习需要交费?这听起来令人匪夷所思的消息却是事实。从屡见报端的高校自习室占座的新闻就不难看出,考研学生的增多使自习室成了紧缺资源。然而,握有紧缺资源便坐地起价只能是市场行为,如果在学校出现这样的场景,真会让人以为误入了市场。为了利益也好,为了方便管理也罢,学校终究不能全按市场原则行事。

  关注度 ★★★

  60余名学生列队迎老师入席 “谢师宴”排场引争议

  新闻:据重庆商报报道,教师节第二天,网上出现了一则名为《如此谢师简直让人伤不起啊》的帖子,图文并茂地记录了教师节当天,60余名大学生着统一服装,在重庆北碚某餐船上列队迎接老师的情景。

  点评:隆重的仪式,不菲的花销,这场“谢师宴”可谓摆足了排场。对老师的尊敬本无需由排场衡量,更何况摆如此排场的是一群尚无经济收入的在校学生。师生情本是人间最质朴的情感,表达感激的方式多种多样。这些学生也许只是想给老师一个大大的惊喜,但这种请客送礼式的“社会化”表达既不符合他们的学生身份,也使尊师的朴素情感因淹没在世俗的狂欢中而变得暗淡。

  关注度 ★★★

  老师将作业发QQ群 小学作业“电子化”引质疑

  新闻:据山西晚报报道,近日,家住济南的杜先生准备买一台打印机回家,原因是孩子所在班级的老师每天都将作业发在QQ群里,需要家长下载打印后让孩子完成。目前,像这样的家庭作业电子化现象越来越普遍,有人质疑:如果家里没有电脑,孩子是不是就不用写作业了?

  点评: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学习的革命、作业的革命是不争的事实,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节省资源,甚至带动了作业理念的改变。但这一切积极因素都基于必要电子设备(电脑、打印机等)的配置。在不能保证每个家庭都有电脑的情况下,教师留作业的方式既要适应时代的进步,也不能忽视那些家庭经济不富裕的孩子。

  (本期点评人 王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