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育心 让每一个生命日日新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1-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校园文化柱 校园书香

    一个温暖的冬日,笔者深入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高级中学,和于书全校长关于学校教育进行了深度交流。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于校长对于教育的执着与热爱。在他的带领下,这所学校真正在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该校对心育的理解,不是只局限于简单的心理调适,而是遵从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将教育实践渗透于广大师生的教学生活与文化精神;学校的心育实践,也不只是着眼于心理教育办学特色,而是立足于心理教育,力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而实现教育方式和育人模式的变革。作为一所普通高中,他们没有因“学苗”的薄弱、办学条件的欠缺而怨天尤人、甘于平庸,而是根植传统,依据自身特点,不断求索,大胆创新,走出了一条学校振兴之路,为普通高中的发展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他们的奋斗精神和成功经验很值得学习和借鉴。

    “轻抚镌刻着校训的文化石,嗅着青草的芳香,沿着小径一路走来,双脚不知在什么的引领之下,来到了银杏林里的心路。头顶的银杏叶沙沙作响,伸手拾起一片落叶,暖意便从掌心传到心头。流年总喜欢穿心而过,遇见却似一场花开,蓦然回首,苍老的是岁月,永不老去的是初见的明媚与温暖。多好的天啊!无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您都像灿烂的阳光一样照亮我的征程,像天空翱翔的雄鹰一样放飞我的梦想,像浩瀚的大海一样丰富我的人生。我的生命恰因遇见您,从此,靓丽多姿!时光清浅,那些爱终究散落在流年里,只是真挚的情与感动,已经镌刻在我的生命中。因曾经的那份真实的幸福,美丽沉淀在柔软的时光里,一起走过的岁月,都将成为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遇见您,我不后悔。”

    这是笔者在一所学校的小册子《生命中最宝贵的遇见》中读到的一段文字,原以为写的是一个公园,抑或是风景区,又或是一段爱情故事,原来写的是一所学校,一个毕业生在学校里收获的刻骨铭心的人生经历。笔者在想,是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样的教育,能让学生在生命里留下这样深刻的情感与记忆?

    带着极大的好奇心和对教育情有独钟的探寻,笔者来到了这所学校——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高级中学,专门走访了学校校长于书全。让我们更惊讶的是,这所普通学校竟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荣获了从市级特色项目学校到省级特色学校再到全国特色学校的殊荣。该校为何能够取得如此跨越式发展?从赏心悦目的环境里,从沁人心脾的课堂上,从师生温暖阳光的风貌中,我们似乎找到了答案。但笔者还是不满足,更想了解学校成功背后的深层秘密。让我们一起在与校长于书全的对话里,去感知这所学校真正的魅力吧!

    笔者: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实施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于校长,请您谈一谈您是基于什么考虑确定了以心理教育为突破点促进学校发展的思路?

    于书全:我校是一所一般性高中,学生状况呈现5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习惯养成较差,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学习能力较弱;二是在小学初中没有受到更多关注和重视,缺乏自信;三是家长多为社会基层群体,家庭教育较为薄弱;四是单亲家庭较多,学生心理问题比较突出;五是发展欲望较为强烈,发展潜力较大,可塑性较强,个性发展尚有很大空间。基于这样一个较为特殊的学生群体,面对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通过适切的教育,真正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一所普通高中,能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让他们展望远方、迈向明天的成长时空?普通高中能不能办得有声有色,甚至风生水起?这成为我校一直以来不断思考并着力突破的课题。

    教育必须恪守教育的“本质内涵”,关注人,关注人的成长和发展,关注人的生命质量,以人为主体,激发人的灵魂的觉醒,唤醒人的超越精神,实现人的自主发展,让学生获得心底的愉悦,快乐地成长、幸福地生活。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有从心里流出来,才会流入心灵的深处。学校教育说到底是心育,通过对学生心理特征、知识结构、认知结构和有效学习的规律研究,让每个学生健康、快乐、高效地接受知识、形成能力、化育品格,应该是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

    那么,学校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又该如何有效地实现这个目标呢?实践中,我们依据学校多年来开展心理教育的基础,初步形成了以心理教育为突破点的学校发展思路,提出了“文化立校,特色兴校”的学校发展策略,进行了心理教育“三融合”的整体构建,即立足“让每一个生命日日新”的办学宗旨,遵循“以心育心”的办学理念,进行心理教育与学校文化融合、与学校管理融合、与学校课程融合的“三融合”建设,开展了国家规划课题“构建学校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体系的研究”,并取得了斐然的成绩。

    笔者:从大连市心理教育特色项目学校到辽宁省首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再到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请您谈谈学校是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其间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于书全: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走过了一条稳健而坚实的历程。2008年,卢凤义任校长期间,敏锐地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全区较早地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开展了师生心理咨询工作;2010年,孙兆礼任校长期间,对学校的心理咨询工作进行了深度总结和论证,扩展了心理咨询室的功能,由心理咨询提升为心理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被动地等待变成了主动地出击,从问题咨询扩展到了潜能的开发。谢金友任校长期间,继续坚持了这一做法。2013年,我到任以后,钟情于“以心育心”的办学理念,将学校文化构建与学校办学特色紧密结合,提出了心理教育“三融合”的构想,这就将心理教育置于学校办学的指导地位,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使之成为学校战略。

    我校实施的心理教育工程,可概括为“四化一心”心育建设,即以全体师生的健康成长为重心,进行系列化心育构建、专业化师资培训、全员化师生服务、多元化人才培养的“四化”建设工作,打造系统、规范、科学、广谱的心理教育特色品质。

    优化心理教育中心硬件建设,让心育插上高科技的翅膀飞翔。进行了心理教育中心“九室两厅一馆”建设,“九室”,包括一个接待室、两个塑优室、一个心育教室、一个团训室、两个沙盘室和一个幸福工作室等,“两厅”,即心理剧演播大厅、怡心休闲厅,“一馆”,即生命主题馆(正在规划筹建)。学校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技术专业,服务全员。

    学校重视校园心育环境建设,建设了多个心育文化景观,创建浓厚的校园心育文化氛围,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打造校园快乐文化场,精心设计各种活动载体,调动师生的参与意识,实施预防性的心理教育

    心理教育工作有4项举措,层层递进,全员覆盖:31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负责日常的心理咨询;每班设立心灵导师,负责本班学生的情绪观察与疏导;学校设置“解忧信箱”,来信学生以化名形式投递信件,心理专家教师以“吴悠”之名,化解学生心理困扰于无形;学校建立学生心理问题干预“三级预警”制度,对心理问题突出的学生跟踪关注。与此同时,年级组建学科教练团队,深化落实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学习帮扶工作。

    我们立足学校,辐射家庭、社会和域内学校。横向上,开办家长学校,向家长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到公司企业和街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纵向上,到小学、初中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切实担负起国家级别特色校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我们实现了心理教育的全程化、常态化、生活化。在我校,心理教育已经深入到师生生活和学习的每一个细节,谈心谈话、体贴帮助是十中一道温暖的风景。心理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办学特色,更是一种学校文化。

    2018年10月,学校的生涯规划课在高一年级全面开课。为了避免学生在面对新高考改革时的错愕和迷惘,学校科学规划布局,力求分阶段分步骤开展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并将生涯规划指导提上了日程。

    笔者:在心理教育与学校文化融合方面,请您谈谈学校都做了哪些工作?是怎样建设高品位心育文化的?

    于书全:我们将心理教育作为学校文化的主题,即心育文化,核心是“以心育心”。在高品位心育文化的建设中,我们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3个层面着力创新:将传统文化的灵魂结合现代心理学的实践,将“文以化人”的精神融合“以心育心”的理念,将“生态博雅人文”的气息充盈“让每一个生命日日新”的教育期待。办有良知的教育,办有智慧的教育,办有生活的教育。高品位的心育文化,就是要让环境更为高雅,教师更为儒雅,学生更为优雅,让每一位师生“诗意地安栖”。

    学校崇尚文化教育,主张文以化人,润物无声。从校园文化石、文化柱、文化长廊,到柿子园、梧桐树、杏林心路,校园里每块石头会唱歌,每株花草会说话,处处孕育着精神文化的内涵;从每个班富有个性的班徽、班歌、班训,到各班的图书角,学生畅快地阅读、感悟、交流,让文化溢满教室、溢满走廊、溢满食堂宿舍、溢满校园;从丰富的社团活动,到心理教育的特色校本课程,到影视剧赏析、播音主持等心育特色活动,时时进行着人文情怀的陶冶和精神品格的塑造。

    教育的良心是关怀。我校着力打造师生的幸福工程:怡心工程、强心工程、暖心工程。学校不仅向师生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更通过丰富教师的人文素养,提高教师对学生心理历程的引导能力,切实帮助学生进行精神体验。

    社团活动、大课间操、心育主题班会等活动,以及校园心理文化节、柿子文化节、学法指导等活动,为学生创设了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教师健康活动中心、教师心灵氧吧、贴心的细节、仁爱关怀,都表现了学校对师生贴心的情感关怀。

    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食堂还利给学生,不但让学生吃得饱,还让学生吃得好、吃得满意、吃得高兴。食堂考虑学生的自主意识,满足学生对不同菜品、不同口味的选择权利,让学生真正成为自己饮食的主人和食堂管理的主人。同时,加强宿舍的管理力度,聘请宿舍管理团队,提高宿舍管理水平,保证学生的休息质量。

    学校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度,明确校长、班主任、责任教师、心理健康教师职责,对每一起安全责任事故都要严肃问责,让“人人落实安全责任”有基本的制度保障。强化安全教育,加强法治教育,努力实现“零事故”的目标,让师生在安全、和谐的环境中舒心地工作、学习和生活。

    笔者:请您谈谈心理教育与学校管理是怎样进行融合的,建设高品格心育管理具有怎样的历程?

    于书全:教育的真谛就是对生命的尊重与唤醒,对生命潜能的开发、拓展与升华。我们始终恪守“让每一个生命日日新”的教育宗旨,倡导激励性德育,打造“高品格心育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民主治校;强化教师职业幸福,引导教师有精神层面的追求;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构建以实现学生自我管理为目的的激励性德育。让每一个孩子都受到待见,让每一个教师都获得尊重,让每一个生命都彰显价值。

    学校的心育管理概括为3个关键词:走心、入情、合理。

    编辑《成长的足迹》一书,引领学生做到自我觉知、自我管理、自我成长;每班的心灵导师,能够利用心理教育技术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潜能开发、学习指导;重视学生社团活动,鼓励学生自行创设诸如篮球、乒乓球等50多种活动社团,并积极开发相应的校本特色课程;成立学生生涯发展指导领导小组,制定学生生涯发展指导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学生生涯发展指导工作;心理文化节,内容丰富,启迪智慧,润养心灵;“十星评比”,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更多学生感受到被关注、被重视,让德育焕发自信的光彩;“提升度表彰”,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都看到希望,激发学生自强自新、生命日新;“晨钟之声”,利用每天晨读5分钟时间,教师们通过校园广播,讲述亲身故事,对学生进行生活和学习的“微教育”;以积极心理学为抓手,大力开展幸福教育,如成功教师讲座、幸福人生讲座、毕业留言等,让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