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压担子 也给糖吃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2-12-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况场实验学校此前缺少运动场地,仅有的体育设施也很简陋。在江阳区强化镇街教育责任的制度建立后,况场镇政府和区教育局一起投资为学校扩建了塑胶运动场。图为该校在新建的操场上举办运动会。 赵声容 摄

  江阳区区委、区政府在强化乡镇(街)政府教育责任的同时,也赋予其参与、管理学校的权限,并构建起了鼓励乡镇(街)承担教育责任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使乡镇(街)对辖区内教育发展的责、权、利对等。

  ■本报记者 胥茜 李益众 

  日前,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茜草街道办事处接到区长付小平的一份批示,内容是:茜草对教育的认识程度、投入力度、工作举措,值得其他乡镇、街道借鉴。

  区政府主要领导对乡镇(街)政府的教育工作作出批示,这样的情况比较少见。因为近10年来我国实行“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已将发展教育的主要责任由乡镇(街)政府转移到了区县政府。

  随着乡镇政府财政实力日益雄厚,江阳区委、区政府逐步强化了乡镇(街)政府的教育责任,与此同时赋予其更多管理权利。这种既压“担子”也给“糖吃”的做法,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快速发展。

  从“事不关己”到积极“拿钱、划地”

  江南小学此前是一所“听得看不得”的学校,办学水平高,但校园面积狭窄,基础设施相对陈旧和落后。特别是近年来学校所处的沙茜片区迎来开发热潮,导致现有教育资源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当前,江阳区正在筹划搬迁这所学校。这次搬迁得到学校所在地茜草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支持:利用沙茜片区开发的契机,新规划教学用地50多亩,计划投入6000万元。新学校建成后,可容纳60个教学班3000多名学生。按照规划,第一期工程即将进场施工,明年秋季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入学。

  此外,茜草街道还规划提供7亩多土地,预计投入资金达1000万元,高标准高规格修建一所公办幼儿园,既满足当前群众对教育需求,又能适应茜草经济高速发展形势,推动茜草城市化进程。

  要理解茜草街道在发展教育时积极“拿钱、划地”这一行为的重要意义,还得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说起。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主要由乡镇一级政府承担。由于大多数乡镇财力薄弱,导致拖欠教师工资、无力修缮校舍等一系列问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不足导致了不少地方的义务教育发展缓慢。

  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构建了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有力地保障了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

  明确“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后,乡镇政府办教育的积极性有所降低,不同程度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倾向,极少参与、投入学校建设。可是,新建或改扩建一所学校牵涉到土地划拨、拆迁、资金投入、后期完善等一系列工作,部分欠发达地区的区县政府又“主”不起来,导致农村学校发展规划和办学条件极为落后,亟待乡镇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支持。

  以江阳区况场镇为例。因该镇劳保手套产业的发展和城西卫星城镇的建设,导致况场镇小学学生增长迅猛,但校舍面积狭窄,征地艰难,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大班额现象。但是,由于区财政财力有限,这所学校的改扩建问题一直悬而未决。

  明晰乡镇政府投入教育的职责

  目前,乡镇学校硬件建设资金缺口大,区县财政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够。而部分地区乡镇(街)的财政状况越来越好,可快速增长的财政收入并没有成比例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上来。在对这一现实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思考分析的基础上,江阳区委、区政府开始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强化乡镇(街)政府的教育责任。

  2011年底,江阳区委、区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街)教育工作管理的意见》(简称《意见》),旨在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提高乡镇(街)参与教育管理的积极性,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

  在控辍保学、环境治理等原有职责基础上,江阳区进一步明确了乡镇(街)教育工作职责,其中包括:协助区政府按有关规定划拨新建、扩建校舍所必需的土地;根据国家规定筹措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按规定解决学校安保经费;参与辖区内学校干部人事管理。

  《意见》的核心内容是鼓励并推动乡镇(街)通过“拿钱、划地”,给予教育事业实质性的支持。今后,江阳区除主城区学校新建、扩建、搬迁建设所需经费由区统筹安排外,其余乡镇(街)学校新建、扩建校舍所必需的土地拆迁费用由乡镇(街)承担。除上级划拨的项目经费外,不足部分则根据乡镇(街)财力情况,由区委常委会按一事一议一决的原则,确定区政府和乡镇(街)政府分别承担费用比例,如有超支的,其超支部分也按确定的比例分别由区政府和乡镇(街)政府承担。乡镇(街)全程参与学校项目建设,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完工,同时要配合教育主管部门积极向上争取教育项目。

  目前,况场镇镇政府正与江阳区教育局协调配合解决况场小学的发展难题:新增用地近5亩,由镇政府负责征地拆迁;由区教育局协调各级专项资金及捐赠项目,投资155万元新建一幢1400平方米的“明德小学”教学楼;由镇、村协调征地2亩,区教育局落实项目投入资金约140万元用于新建师生食堂、厕所;镇财政负担约130万元搬迁校园内4户住户,腾出土地,用于修建操场和教学楼,而具体建设由区政府负责落实。

  江阳区教育局局长杨华福说,以前修一所学校,土地拆迁、资金投入等完全由区财政承担。现在乡镇(街)政府有了主人翁意识,先说自己打算投入多少资金,再说需要区财政支持多少。很多原来很棘手的事情得到了及时顺利的解决,教育非常受益。

  在压“教育担子”的同时实现权责对等

  江阳区区委、区政府在强化乡镇(街)政府教育责任的同时,也赋予其参与、管理学校的权限,并构建起了鼓励乡镇(街)承担教育责任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使乡镇(街)对辖区内教育发展的责、权、利对等。这种既压“担子”也给“糖吃”的作法,使得乡镇(街)参与发展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大大增强。

  江阳区进一步理顺了乡镇(街)学校干部人事管理体制,增强了乡镇(街)政府参与教育管理的话语权。乡镇(街)学校(部分学校除外)的校级干部由教育局提名,教育局汇同学校所在的乡镇(街)党(工)委共同考察,并沟通确定人选,由教育局聘任。乡镇党委管理的学校支部书记由乡镇党委任命,乡镇党委在任命支部书记前,应与教育局党委沟通,意见不统一时,以乡镇党委意见为主。学校(幼儿园)校(园)长年度考核由区教育局牵头,各乡镇(街)共同参与。

  与此同时,江阳区政府把教育工作作为乡镇(街)政绩考核和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之一,并严格落实教育工作问责制。甚至将乡镇(街)辖区内学校的教育质量也作为重点指标列入考核。对于有学校建设项目的乡镇(街),其项目完成情况纳入区政府目标管理,由区政府单独考核,单独进行奖励。

  近年来,茜草街道还努力搭建起了学校和企业的沟通平台,组织企业家到学校实地考察、调研,使企业了解学校面临困难和问题,增强企业家的对教育事业社会责任感。江阳区长江学校操场严重积水,学生学习活动空间受到限制。众大科技液压件有限公司董事长胡芳芳看见长江学校学生桌椅破烂不堪,表示愿意出钱给长江学校学生更换新桌椅。

  “现在,我们逐步形成了区政府与乡镇(街)政府齐心协力共同抓教育的良好局面。各乡镇(街)政府主动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纷纷把增长的财政收入按比例投入到教育上来,效果非常好。”杨华福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