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亮人生底色 绽放生命活力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7-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教育,不但要与时俱进,更要具有前瞻性。作为教育工作者,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这是我们的责任担当和时代使命。内蒙古包头市第一实验小学实施“生本教育”改革就是一次教育理念的转型,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它努力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们打亮人生底色,绽放生命活力……

    理念引领 整体规划 

    保证教改稳步实施

    作为一所65年传承与创新的学校,包头市第一实验小学本着“让校园洋溢勃勃生机,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办学理念,努力创建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使每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自2001年国家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先后承担了国家级别、自治区级教育科学重点规划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指导策略研究》,形成了“自主、多元、开放、生动”的课程文化体系,探究出了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新路径。

    2017年,学校站在新时代对人才需求的角度,对全国多个教育改革成功经验进行研究甄别,最终引进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念”,确定推行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改革,从关注教师怎么教,走向关注学生怎么学,把教师的讲堂转变为学生的学堂。特别是乘“十三五”教育改革的东风,吹响了全面、全学科、全员实施教改的号角。

    学校从顶层设计和规划入手,制定了《生本课堂教学改革三年规划》,通过“确定方向、全面启动、初步探究——深入实践、反思提升、形成制度——深化教改、总结经验、形成常态”三个阶段推进教改,让“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生本理念,植根于广大师生的具体行动中。 

    把握前置 自主创新

    呈现多元生动的课堂

    自主创新具有本地区本校特色的生本教学模式,是包头市第一实验小学教改的显著特征。学校成立各学科“教改导师团”,围绕课程标准,找准师生定位,明确研究方向,反复推敲,攻坚克难。

    前置研究是生本教学的一大支柱。教师把握“简单、根本、开放、分层、自主”的设计原则,通过设计符合不同年龄特点的学习支点、框架,鼓励学生课前自主发现,课上合作交流,使学习的空间更广阔。更重要的是,分层设计让每位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有所收获,充满学习的自信心。

    经过长期实践,学校从各学科生本教学模式中逐步提炼出具有本校特色的“四步走”教学模式:“任务前置、自主预学—小组交流、合作共学—展讲汇报、共研提升—拓展延伸、学以致用”。“四步走”模式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任务驱动为主体,让课堂变得多元生动,使学生在自主开发、展现才能的氛围中得到了精彩绽放。

    合作学习 提质增效

    凸显学生能力提升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和学习方式,也是生本课堂落实学生主体的有效途径。学校编制的《生本课堂小组建设和运行操作指南》,为教师提供了操作性的方法,小组成员在合作中丰富了学习内容,加深了对教材、对文本的理解。在评价机制的有效运行中,增强了凝聚力,满足了归属感,综合能力得以培养。

    学校生本教改以来,无论是课堂“有声世界”,还是作业、试题“无声领域”,都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学生在语文测试中,语言积累运用更加丰厚灵活,很多学生引经据典,阅读理解能力明显加强。数学测试中,能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促进了思维发展的深度和广度。英语学科的自编自演小剧等实践活动,锻炼了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能力,答题时能自然融入情景解决问题。音乐、美术、科学等综合学科则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改革是学校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驱动力,包头市第一实验小学正是坚定不移地走教改之路,最终实现“生命的课堂”——让课堂成为生命与生命交流的地方;“生活的课堂”——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所学知识为自我发展带来的力量;“发展的课堂”——着眼学生终身的发展和未来的发展,打亮学生的人生底色……(杜素花)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