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红土地 迈出新步伐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10-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当前,服务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不同层次大学共同的社会责任。近年来,江西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学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聚焦江西这片人杰地灵的红土地,坚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使命,大力推进“新兴产业”“区域发展”“生态文明”“财政大数据”“金融发展”等优势领域的智库建设,积极探索学校与各类组织的深度合作,走出了具有江财特色的产学研结合新路子,以高校的担当助力当地经济发展,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与赞赏。

深挖资源

建一批新型智库

    江西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学科是江西财经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是江西省首个文科博士点,有一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A-。

    近年来,学科按照“学校学院布点、学科团队建点”的模式,建成了1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与学院合署的研究机构、5个独立设置的校直属专职研究机构,形成以专职科研机构、协同创新中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等各有特色又相互策应的新型智库格局。2013年以来,每年均有30项以上的研究报告被省级以上领导批示或被政府部门采纳,主编的《江财智库专报》受到江西省有关领导和部门的肯定与重视。

    建设好新型智库的前提是整合资源,打破部门、地区和单位的界限。为此,江西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学科依托江西财经大学的财经管理等各学科的优势,整合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财政部门财政科学研究所、江西省发改部门、江西省工信部门、江西省科技部门、江西省统计部门、江西省商务部门和相关企业等各方资源,成立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监测预警与决策支持协同创新中心、江西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和江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策支持协同创新中心。重点打造产业发展数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动态监测和区域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动态监测等平台,跟踪发展轨迹、预测发展趋势,为政府决策部门及相关企业提供信息和决策支持服务。将社会经济发展、财税金融基本规律、资源环境保护的前端基础研究,中端的制度体系研究,后端的政府决策整合成一个创新网络。

    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监测预警与决策平台、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动态监测数据库已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多项成果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相关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落实。几年来,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监测预警与决策支持协同创新中心刊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报告》40多期、出版了《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江西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发布了《江西绿色发展指数绿皮书(2014—2018)》,首创省级全域绿色发展指数的测度和对比分析,填补了此类研究的空白。2018年发布的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赣闽贵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科学评估赣、闽、贵3个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江西11个设区市自然资源总资产、负债、净资产存续状况,为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提供决策参考。江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策支持协同创新中心发布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指标解读》荣获第六届江西省优秀社科普及读物。连续10多年发布的《江西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蓝皮书》系列跟踪研究,持续多年跟踪监测全国和江西现代化建设,每年定期发布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指数,为地区经济政策制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在省内外引起了重要反响。

深度对接

将“对策变政策”

    江西省地处中部,资源丰富、生态优良,是全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但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对于在江西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高校如何充分发挥“智力库”“思想源”的作用,学校提出:“要服务国家和地方战略决策需要,不断开拓智库新境界,更多地将‘文章变文件、对策变政策’。”因此,江西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学科紧紧围绕江西省发展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积极开展全局性、战略性的应用对策研究,深度参与决策咨询,不断产出“好点子”。

    下属产业经济研究院组织科研团队深入江西省13家省属大中型国有企业开展调研,并在此基础上为江西省国资机构编撰了《江西省省属国有经济十三五发展规划》草案。2016年3月,《江西省省属国有经济十三五发展规划》正式对外发布,为江西省国有经济改革指明方向。《江西省省属国有经济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的“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向东战略”“资源导向战略”“亚非开发战略”等已经成为江西国有经济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经过几年的发展,江西国有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利润增速是全国水平的两倍,全省地方国有企业资产规模、收入总量屡破整数关口,实现重大突破。改革探索成果丰硕,混合所有制改革初步形成了“江西模式”。打造了省建工集团、中国瑞林、江盐集团、旅游集团和咨询投资集团等多个混改样本,以及省民爆集团、省军工控股集团、省广电传媒集团、省报业传媒集团、江西绿色产业集团等22家市场化战略重组的“江西样本”。

    在学校与省政府部门经济管理部门、地方政府部门等签订的50余份战略合作协议的基础上,应用经济学学科积极跟进、深度对接。《鄱阳湖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亟待破解制度困境》《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战略重点及评价体系研究》等成果,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成为江西省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重要决策参考;《工业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价及考核体系综合研究》被江西省工业强省建设领导小组采纳,并作为政府部门公文下发,对江西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和工业企业集约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向特色优势要竞争力——江西省特色优势及其竞争力研究》报告供江西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分发与会代表参阅。编制的《昌九(南昌、九江)一体化发展规划》、《昌抚(南昌、抚州)一体化方案》加速了昌九经济板块、昌抚经济板块的融合。《昌九(南昌、九江)一体化发展规划》被江西省政府部门审议通过并发布,提出的“构建一纵两横战略格局”“培育发展都市区”“打造一体化战略支点”“共建生态双肺”等已成为江西推动南昌、九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依据《昌九(南昌、九江)一体化发展规划》,江西省于2016年6月获国家批复同意设立江西赣江新区。《江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昌抚(南昌、抚州)一体化方案》《昌抚合作示范区建设规划》《抚州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等研究成果得到了较好的转化。目前,昌抚一体化进展得到有序推进,抚州城镇组群被纳入南昌大都市圈规划之中,抚州城区成为大都市区副中心城市,金融同城、通信同城都已成为现实。

深化合作

在需求上做文章

    “面向产业,对接行业,服务企业”是应用型学科发展的要求。江西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学科主动融入江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契合产业行业需求为导向、以提升服务社会贡献力为指引,积极实施校企合作,打造出一个集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咨询服务为一体的校企合作新平台,形成多层次、全方位、深度融合的合作体系。

    与中国工商银行江西省分行、中国建设银行江西省分行、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中国农业银行江西省分行、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等10多家金融机构,与正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江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形成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企业定向培养学生项目、“双师型”师资培养、校企“双主体”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跨学科交叉专业共建,使行业企业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为行业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和智力支持,形成多赢的产教协同、利益共享机制。有数据显示,在近5年中,学科毕业研究生选择留在江西的占50%;学科还为各行业企业培训业务骨干600多人次,很多人已成为行业翘楚和业务骨干,为产业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

    从单打独斗到校企联合,从个人到团队、从理论到实践,江西“一带一路”研究院、财政大数据中心、私募金融研究中心、票据研究院等校企、校部合作研究机构相继建立起来。

    2016年,金融学院与九江银行联合成立九银票据研究院,专司金融票据问题研究,在金融硕士中设置“票据经营与管理”方向,成为理论界与业界首次深层次合作的国内首家票据研究机构。成立3年以来,已先后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汉、杭州、厦门、南昌等地举办11次票据研讨会,联合撰写《绿色票据的评价标准及实施路径》等研究报告,研究成果得到媒体和业界的重点报道与转载,也得到监管机构和上海票据交易所的极大关注。同时致力于服务江西省票据业务发展,为江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制定《江西省票据业务发展方案》,为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企业贷款平台引入票据贴现业务,以论坛形式在全省票据从业人员中传播票据业务服务小微民营经济措施,形成服务社会与自身发展的良性循环。

    围绕江西重点打造的装备制造、航空、中医药、绿色金融、VR等产业行业,江西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学科正在不断将相关合作引向深入,合作研究效果日益显现。

    (江西财经大学研究生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